时间:2023-02-22 02:15:45 | 浏览:376
万亿级的生鲜市场,高频、刚需、有很大升级空间。
且生鲜对供应链、物流有着很高要求,一旦打通会有较强的规模效应。但中国幅员辽阔,二三线城市的日常生鲜购买仍大多由夫妻小店及菜市场满足,现状是非标准化、难规模化,总体仍是蓝海,那初创企业会有什么样的机会呢?
36氪最近接触到的社区生鲜店“云菜园”,起步于济南,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当地开出了 80 多家店铺,单月收入过千万元,85% 的店铺已经盈利;2018 年内计划开到 120 家,最终以约 500 家的规模密集渗透这个市场。云菜园近日完成了数千万元 A 轮融资,资方为星瀚资本、春晓资本和梅花创投。此前,梅花创投、星瀚资本、黑洞投资还分别参与了云菜园的天使轮、Pre-A 轮融资。
做重供应链+注重区域渗透率,这是我对云菜园最核心的两个印象。创始人熊彬认为,生鲜便利店赛道未来更可能会出现区域性巨头,云菜园的策略是标准化、数据化、全渠道运营,保证核心单品的供应链掌控力,成为一定地区内占领消费者心智的品牌。
B2B 经验,保证上游竞争力
云菜园项目启动于 2016 年,最初两年主要做店型调整和迭代、并建立标准化信息化体系,今年模式初步跑通后,在半年多开了 50 几家店。其早期团队出自农业 B2B 项目云农场,服务过 3000 多家社区夫妻店,发现在农业领域,更大的机会是在下游建立起可控的零售终端或品牌。
基于此前的 B2B 经验,云菜园首先就几个核心单品(即当季流通大、价格敏感度高的产品)打造供应链,例如全年性的土豆、西红柿,最近当季的西瓜、毛桃等。这些产品将由原产地直接运送到云菜园的城市冷链中心,再由仓到店,减少流通过程、保证价格竞争力。
社区小店:全渠道运营,吸引中老年客户、培养年轻消费群体
以云菜园的一个门店模型来看,通常是 100-200 平米,SKU 在 500-800 之间,满足消费者“一日三餐”的需求,100 平米的店面大约覆盖周围 1000 户的需求。熊彬告诉36氪,选品都是根据消费数据,从标准 SKU 库中自动匹配,核心是想“做减法”,替用户做选品。
针对不同消费者的支付习惯,云菜园也有不同的流量获取方式。目前,到店消费的中老年客户比例依旧很高,免去带零钱的 VIP 储值卡很受他们欢迎,单店现在能有数百名会员,每月都会来购买 6-7 次。年轻人则青睐移动支付,消费场景也更加丰富,云菜园与饿了么、美团、京东到家等打通提供配送到家服务;还推出了依托微信群与小程序的拼团,实现由仓到店,用户自提,优化成本模型。
熊彬表示,生鲜店还是要满足不同场景的用户需求。目前线下门店占了 90% 的份额,但随着二三线城市的配送优化、消费观念进一步升级,未来线上服务会吸引很大一批年轻群体,预计比例将持续增长。
“到了 100 家,才敢说有了非常稳定的本地化供应链服务”
要做可规模化复制的社区生鲜店实非易事。云菜园现在的店铺大多为直营,少量采取被称为“托管式加盟”的合作方式,即参与者提供资金、点位,由云菜园负责具体运营。熊彬告诉36氪,生鲜不是标品,业态不太能支持纯粹的加盟,人货场都必须在品牌手中,才能保证品控。当然,这也是生鲜店更可能出现区域性巨头的原因之一。
且现在,云菜园仍未大量开放此类加盟。熊彬表示,前期必须自营推开,建立起稳定的本地化供应链,才能更快地复制铺开。至于这个节点,以现在覆盖的济南来看,大约会是 100 家左右。未来,云菜园希望借由已经验证的模式,继续以城市为单位逐步打透。
最后来介绍下团队,成员大多来自互联网、农业及零售业,创始人熊彬曾是云农场联合创始人,有 10 年互联网连续创业经验和 5 年农业经验;联合创始人兼 CEO 徐康曾是上市企业武汉中百超市的副总经理,在零售领域经验丰富。
社区是个集中的流量场,生鲜又是家庭高频刚需,因而“社区+生鲜”也一直都是大热赛道。伴随着无人零售概念兴起,主打生鲜的货柜也大批打入社区,36氪曾报道过“彩虹星球”、“鲜稻屋”,以及做“店+柜”的“三蛋生鲜”。不同形态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消费者需求,而在这背后,最核心的战争或许会发生在我们难以看见的上游。
相关阅读:
4万亿生鲜市场的三座大山和一线生机
社区近场零售的竞争核心与市场机会
万亿级的生鲜市场,高频、刚需、有很大升级空间。且生鲜对供应链、物流有着很高要求,一旦打通会有较强的规模效应。但中国幅员辽阔,二三线城市的日常生鲜购买仍大多由夫妻小店及菜市场满足,现状是非标准化、难规模化,总体仍是蓝海,那初创企业会有什么样的
上周五,用C2B2F模式做生鲜的“食行生鲜”宣布获得由天图资本领投,A轮投资方协立投资以及易浮泽跟投的B轮融资,融资额为1.8亿元。简单来说,食行生鲜想做的事情是,通过提前收集用户购买需求,来向产地直接下单购买生鲜,而后由产地配送到社区,用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生鲜电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期,多家生鲜平台动作频频,不断加码供应链。日前,叮咚买菜宣布与优诺乳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乳制品品类创新,未来将聚焦开发针对细分人群的高标准乳制品;美团优选则进行品牌升级,从之前“社区团
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www.vzkoo.com。1、 生鲜市场广阔,消费者对生鲜品质和购买体验需求提升1.1、 生鲜消费刚需、高频,国内市场规模广阔生鲜主要包括六个品类,其中蔬菜水果、肉禽蛋和水产在销售额中占比较高。生鲜 是指未经烹调、制
生鲜超市与农贸市场比较而言,由于自身的经营更具灵活性,店铺SKU选择上更加灵活,加上灵活的特价活动策略,有效提升了周边顾客的复购率。而农贸市场由于本身缺乏“C端基因”和“顾客经营意识”,在和生鲜超市的竞争中逐渐落于下风。社区生鲜超市这个业态
财联社(成都,记者 苏启桃)讯,随着稀土新能源属性的强化,稀土供需格局重塑,产业链持续高景气。财联社记者在12月20日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采访了解到,我国稀土产业快速发展,但在高增长背后,国际稀土供应格局生变,国外“去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丨itlaoyou-com,作者丨周宇浩“青山绿水,江湖再见。”网友感叹呆萝卜的遭遇。此前,大规模关店的呆萝卜发出声明称将从发源地合肥卷土重来,却不料依旧倒在了今年3月,被法院裁定破产重组。蓝色的卷帘门紧闭,一家呆萝卜门
生鲜电商经历了高光时刻,目前正处于深度调整期,每日优鲜一年亏38亿元,APP早已不能正常运转,这是生鲜电商一地鸡毛的缩写。从田间到餐桌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这是无数资本和企业追逐的梦想,正是对这一愿景的追逐,数千亿资金投入这一赛道。然而生鲜电商
防控放开后的2023年,将成为商超角逐商品力、获得起跑优势的关键年。对于以生鲜为基础的永辉超市来说,持续深化生鲜优势,以“长短半径融合”策略,强化源头标品打造,加大地域性商品开发力度,提升商品力,便是其新年计划。 记者了解到,永辉超市
在国家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生鲜赛道成为电商市场的一片蓝海。随着越来越多入局者涌入赛道,生鲜行业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仍然是一个非常分散、复杂和多元化的市场,但经过这两年沉淀,生鲜行业已经告别‘闭眼狂
来源:证券日报近期,受疫情影响,生鲜电商平台订单量大增,而这能否再度激活生鲜电商市场?回溯2020年,全球疫情为生鲜电商行业提供了一次“野蛮生长”的机遇,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更是成功在美上市。但随着社区团购兴起,不少新兴生鲜电商面临倒闭,行业
在今年某次疫情封城中,某生鲜电商企业所在的总部恰好在该城市,在这次封城中,为了支持保供,整个企业的产品线做了平时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完成的上百项功能迭代,这其中无疑不体现了数字化对商业运作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这场疫情中,这家生鲜
一、电商提升了交易效率电商,电子商务,主要指线上零售,是对比传统线下零售而言。不管线上还是线下,零售的本质是帮人找货、帮货找人,通过提升人与货交易的效率,为厂商和消费者创造价值。电商还是零售,只不过是将线下交易搬到了线上。电商能够得到市场认
2021年的生鲜电商市场喜忧参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既有“多米诺骨牌”般的连环倒死在黑暗之中,也有诸如每日优鲜、叮咚买菜者迎来黎明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跌到又爬起,山岭静悄悄。社区团购的“潮”退了今年的社区团购进入到了“动荡期”。数据显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陶力 上海报道在电商领域增幅放缓之后,无论是阿里巴巴、京东还是美团,都将即时零售与生鲜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11月17日,阿里巴巴发布2023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季度,阿里巴巴的直营及其他收入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