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02:26:09 | 浏览:52
对流量红利逐渐消退、传统品类增长乏力的电商行业来说,“生鲜”作为刚需、高频、高复购的品类,早已成为巨头抢夺存量用户的战场。但超高“死亡率”说明,这个领域考验着每个参与者的供应链能力,只能是巨头的游戏。
京东将在全国布局1000家生鲜超市
在试营业6天后,位于北京市亦庄大族广场的京东首家线下生鲜超市7FRESH,2018年1月4日正式开始营业。
据京东集团副总裁、7FRESH总裁王笑松介绍,7FRESH大族广场店的总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试营业首日的客流量就达到了1万人次以上。未来3到5年,7FRESH将在全国铺设超过1000家门店。
作为京东零售生态的首个样板,消费者可在7FRESH挑选来自全球各地的新鲜食材,门店中的大部分商品也可以在7FRESH的独立APP上买到,而在以门店为中心的3公里范围内,消费者还能享受最快半小时的送达服务。
产品是生鲜超市的核心竞争力。据悉,蔬菜品类中,至少有20款产品是7FRESH采销人员深入到原产地亲自挑选的。不依赖集中采买、拒绝千篇一律,正是因为这股执着的“寻鲜”态度,消费者才得以在7FRESH店内购买到原产于日本的稀有品种巧克力西红柿、由霍尔果斯政府背书的贵族南瓜、不会氧化且味道极佳的皲裂土豆……甚至像月露蜜瓜这样有市无价的水果,也因为7FRESH以及京东强大的采销体系而成为店内的“常客”。
与传统超市不同,7FRESH在消费体验上同样有着独具匠心的考量。7FRESH门店不仅增加了刷脸支付、自助POS结算以及摇一摇手机便会弹出支付二维码的“摇一摇”等便捷支付方式,消费者还可以在门店体验多种智能化服务:拿起带有二维码标识的水果,专门配备的区块链溯源“魔镜”系统便自动扫描感应,将水果的原产地、甜度、溯源等信息展示在镜面上;能自动行走和避让障碍物的智能购物车会自动跟随“主人”载物、装货;匹配了传感器的智能货架,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保证后台不断货。
王笑松说,7FRESH是京东无界零售的一个试点,希望通过7FRESH,能把京东这十几年来在各个端口积累的能力在这样一个场景展示出来。他说,目前在生鲜领域,京东已能运用大数据完成更精准的销售预测,规划合理的配送路线,制定符合需求的库存计划。
电商巨头纷纷入局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为851.4亿元,全年将达到1650亿元,而2018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300亿元。
更重要的是,对流量红利逐渐消退、传统品类增长乏力的电商行业来说,由于生鲜是一个刚需、高频、高复购的品类,早已成为巨头抢夺存量用户的战场。
就在京东7FRESH开业的前一天,阿里投资的盒马鲜生宣布,2018年将在北京开出30家门店,包括西直门、广安门、双井等商圈,从而使得北京主城区消费者均可以享受盒马鲜生30分钟送达服务。
业内普遍认为,京东打造的7FRESH主要对标的就是阿里的盒马鲜生。据悉,王笑松给团队定下的目标是:在3年至5年内成为全国线上和线下最大的生鲜销售平台;5年至8年内,京东生鲜的规模要达到上千亿元。
盒马鲜生的成功让阿里更加坚定了对生鲜市场的布局。2017年8月3日,天猫宣布向易果集团投资3亿美元。借助易果生鲜的冷链物流能力,天猫超市将进一步提高生鲜物流配送能力。在此之前,阿里及其旗下的天猫已先后参与易果生鲜的三轮融资。
互联网巨头腾讯也在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重金杀入这一领域。2017年12月11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腾讯将获得公司5%股份,还将对永辉超市的控股子公司永辉云创增资,获得增资后15%股权。
据悉,永辉云创旗下的项目包括便利店永辉生活和生鲜超市“超级物种”。目前,“超级物种”已在北京、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开张了26家门店。预计到2018年,“超级物种”新开店数量将达到80家至100家。
除了阿里、腾讯、京东,进军生鲜商超领域的还有苏宁。2017年4月,苏宁在徐州推出了全国首家“SU FRESH苏鲜生”精品超市,主营蔬果、牛奶、肉类、海鲜、鲜花等商品。与阿里的盒马鲜生类似,苏宁的苏鲜生超市也提供3公里范围内半小时闪送服务。
对于未来发展规划,苏宁云商副董事长孙为民公开表示,2018年苏鲜生精品超市将新开50家线下门店,2020年累计达到306家店,覆盖全国各大重点城市。
业内人士称,随着巨头的纷纷入局,生鲜市场格局逐渐明朗,目前已形成了两超多强的格局,两超指的是阿里系与京腾系两巨头,多强则是易果生鲜、每日优鲜、中粮我买网等平台,而这些平台身后也闪现出阿里、腾讯、京东和百度的身影。
背后的供应链竞争
有意思的是,在巨头争抢的背后,则是生鲜电商的惨淡。有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95%的平台面临亏损或巨额亏损,实现盈利的只有1%。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资本热潮的过境让整个生鲜电商冷却下来。仅2016年,就有十几家企业出现在生鲜电商的“死亡名单”上,其中包括美味七七、青年菜君等此前的明星项目。目前,这份名单上的企业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生鲜电商市场为何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损耗大、对物流与供应链要求高、运营和仓库配送成本高是重要原因,无法获得融资的企业自然玩不下去。以损耗为例,发达国家生鲜电商食品损耗通常为5%,但在我国,由于生鲜食品品类多且杂、同质性强、储存时间短且非标化,损耗高达20%至30%。
居高不下的物流、包装、配送等成本同样阻碍着生鲜电商盈利。
与传统生鲜经销商相比,生鲜电商的物流成本更高。传统的生鲜经销商大批量少批次进货的方式可以在较低成本下有效保证食品的生鲜度。但生鲜包裹体积一般较小,生鲜电商要保证同等品质就要花更大的代价,批量越小成本越高。
虽然我国有许多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但符合标准的企业少之又少,且多数是地域性企业。因此,许多生鲜电商选择自建物流,但由于资源整合性差、产品包装体积大、订单不足等原因,增加了物流成本,产品价格水涨船高,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
曹磊认为,生鲜电商的高“死亡率”证明,这个领域只是巨头的游戏。而在这些巨头玩家中,京东拥有全国最大的冷藏、冷冻、仓配一体化冷链物流配送系统,这是京东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自营逻辑的京东面前,做平台的阿里在生鲜的运营、品控方面天然不占优势,但它也有自己的追赶方法。
在曹磊看来,生鲜电商行业目前已进入洗牌淘汰阶段,活下来的企业有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受政策大环境、用户渗透率上升、模式确定、标准化程度提高、仓储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2018年将会成为生鲜电商转亏为盈的黄金年代。”
至于京东如何在生鲜电商赛道上突围,王笑松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零售,最核心的还是供应链,产品的好和坏是决定谁能赢最终的核心因素。他强调,京东在供应链这一端有着先天的优势,目前京东超市已经是中国线上线下最大的超市,这个数据背后,体现出京东的供应链领域深厚的积累。(记者 傅勇 北京报道)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生鲜电商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固定的环节,每天的饮食食材已经习惯了在生鲜电商选购并30min送达。与之同样成为固定环节的还有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上凡是和生鲜电商相关的企业在最近一两年都获得了巨额的融资。一时间,生鲜电商成为了互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鲁佳每日优鲜传出“原地解散”的消息,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昨晚跟进报道。被曝高层失联、公司解散,每日优鲜称是“业务调整”,股价应声暴跌46.61%今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又继续跟踪起底,每日优鲜背后的资本故事。起底 |
#生鲜电商生死局#最近一段时间,如果要问哪个行业最忙,互联网生鲜电商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每天早上几乎每个上海人都会早早起来在各大生鲜电商平台上抢菜,因疫情防控被困家中的上海市民,不分职业、收入、年龄,统统加入了“抢菜大军”的行列,而且抢菜大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任何事情都可以在网上进行,约车可以、购物可以、买菜也可以。最近受疫情影响,市民出行受阻,在城市居住的市民必须要到超市和菜市场买菜才行,可这些地方又属于人聚集的地方,所以不得不在网上买菜。那么作为生鲜电商
好消息: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研网”,回复“免费报告”,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速速来取! 随着生鲜电商呆萝卜近日引发的暴雷事件来看,目前我国生鲜电商市场处于优胜劣汰的局面,目前国内生鲜电商平台众多,这也让顾客有了更多选择,市场进一步发展成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文丨庄帅国内生鲜万亿级市场,渠道正处快速变革期——不仅终端渠道正同时经历“大卖场及标超对农贸市场替代”、“电商及小店对大卖场及标超分流”两类变化,且包含 B 端中间商在内的渠道变革正层出不穷。国内生鲜产业链变革深广度或超市
(温馨提示:文末有下载方式)核心观点:演替复盘:生鲜电商作为生鲜流通新渠道,发展速度快,成长空间广阔,十多 年来多次成为资本风口。但生鲜业务本身存在诸多痛点,导致高损耗同时低毛 利率,生鲜电商行业发展跌宕起伏,商业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大体可分
出品/联商专栏撰文/特约专栏作者吴明毅生鲜到底适不适合电商?答案是肯定的。但当下似乎走岔了路。——题记近日,“生鲜电商”又成行业焦点,然而此次并非“攻城略地”亦或“上市敲钟”,而是“被约谈、追债、闭店、裁员”…有业界媒体预判这为其溃败之始,
“易果生鲜”,你可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作为国内最早入局生鲜电商的企业,它的存在时间比大众熟知的盒马生鲜、每日优鲜长得多。但即使这样一个生鲜领域的老牌玩家,如今还是没能熬过第14个年头。易果生鲜官网页面。那些年欠下的债,如今用“命”偿还因未能
对流量红利逐渐消退、传统品类增长乏力的电商行业来说,“生鲜”作为刚需、高频、高复购的品类,早已成为巨头抢夺存量用户的战场。但超高“死亡率”说明,这个领域考验着每个参与者的供应链能力,只能是巨头的游戏。京东将在全国布局1000家生鲜超市在试营
生鲜电商已成为很多消费者的生活好帮手可如果通过生鲜电商买到农产品是这样的买500克虾实际重量不到250克买一袋鸡蛋敲碎了好几个买的是冻品,送来的是解冻的产品……这样的生鲜电商还值得信赖吗?日前,上海市消保委对百联到家(i百联)、本来生活、叮
文/孟倩小陈居住在上海,已经14天没有出过门,为了能吃上一口新鲜蔬菜,天天熬夜刷爆叮咚买菜,却经常遭遇售罄。前些日子,被查到“用死鱼冒充活鱼”的叮咚买菜北京三元站正面临整顿,不少北京用户已拉黑该平台。一方面是无法满足的巨大消费需求,另一方面
市场的走向总是变幻莫测,本已“奄奄一息”的生鲜电商,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开启了“第二春”,于是在2019年末倒闭潮中幸存下来的生鲜电商,也成了香馍馍。进入2020年,生鲜电商再度成为热点。零售赛道各路选手纷纷云集,准备围绕这块蛋糕,开展一场“
根据机哥的第八定律,帅哥的标准都是活好。除了那方面,作为六号线吴彦祖的我在料理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今天,来一个最鲜活的评测,机哥也化身家庭煮夫,来一场生鲜大对决。这次我们找来 5 个 APP,分别是盒马、本来生活、易果生鲜、京东到家和每日优鲜
【本文正在参与钛媒体竞拍话题“生鲜电商创业已死,真的只剩绝路一条吗?”征稿,你站在正方还是反方?欢迎投稿,观点越辩越明!请直接登录钛媒体网站投稿】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95%的平台面临亏损或巨额亏损,实现盈利的只有1%。业内外一致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