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02:44:11 | 浏览:488
近期或许是生鲜电商行业最受关注的一个阶段。
6月8日,生鲜电商头部平台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同时递交了招股书,寻求在美股上市。随后在6月25日和6月29日,每日优鲜与叮咚买菜分别敲钟上市。
虽然同步上市一度被津津乐道,但外界对于生鲜电商的发展还有所担忧。
上市即破发
从股价表现看,每日优鲜出现了上市即破发,盘中跌幅超30%,股价从发行价的13美元跌至8.18美元。6月25日,每日优鲜收盘价为9.66美元,相比发行价下跌25.69%。
此后,每日优鲜连续几个交易日股价下跌。6月28日为每日优鲜上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每日优鲜当日股价下跌8.49%至8.84美元收盘。
6月29日,每日优鲜股价下跌2.15%收至8.65美元。上市后三个交易日每日优鲜的股价持续下滑,目前市值蒸发了约34%达10.7亿美元。
而6月29日上市的叮咚买菜,上市当天股价一度跌破23.5美元的发行价,跌去1.74%至23.09美元,至收盘微涨0.85%至23.7美元。
此外,在上市前一天,叮咚买菜更新了上市文件,将发行规模调整为370万份ADS,而原本拟发行1400万ADS,筹资规模大幅缩水。外界认为这一举动与每日优鲜破发有关。
对于每日优鲜上市三天的股价表现,博通分析资深支付行业分析师王蓬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最主要还是对盈利前景的不看好。从模式看,前置仓模式需要线上线下导流运营,非常复杂。同时,在生鲜赛道不断有巨头以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进入、砸钱。此外,其他业务例如智慧菜场业务可替代性也很高。每日优鲜尚未构成自己的商业壁垒,未来的盈利方式又较为模糊,因此未来盈利不及市场预期。”
每日优鲜招股书显示,每日优鲜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35.47亿元、60.01亿元和61.3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5.3亿元。
净亏损方面,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量,每日优鲜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净亏损分别为22.32 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2021年一季度净亏损6.1亿元。
每日优鲜的亏损并非个例,同时递交招股书的叮咚买菜也面临亏损问题。根据叮咚买菜招股书,2019年和2020年叮咚买菜营收分别为60.01亿元和61.3亿元。净亏损上,叮咚买菜2019年、2020年的净亏损达18.73亿元和31.77亿元。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显示,在2016年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只有4%持平,88%亏损,且剩下的7%还是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也不例外,同样处于亏损状态。
对于生鲜电商的盈利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亏损是如今拓展线下渠道、埋设管线的成本,未来社区生鲜不能走低价模式,而是通过配菜、通过社交、金融来变现,其模式在未来具备一定的盈利弹性。现阶段生鲜电商还在建设阶段,尤其是前置仓建设,消费者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考虑盈利为时尚早,依然需要资本市场融资来扶持业态成长。
双重难题
既然生鲜电商的盈利模式尚未明确,为什么选择此时上市?
易观流通行业中心高级分析师何懿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本次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同步上市受多重因素影响。首先,疫情之后生鲜电商的价值凸显,迎来一段高速成长期,资本方在这个期间会更关注生鲜电商。其次,生鲜电商是一个激烈竞争的赛道,疫情后的快速扩张需要源源不断的大笔资金,上市可以补充资金储备,拓展融资渠道。
最后,社区团购的快速发展也是原因之一,多方巨头入局下的社区团购快速扩张,生鲜电商受到严重威胁,而生鲜电商营收增长的同时盈利仍存在较大压力,因而均想早日谋求上市,补充弹药以备后面更残酷竞争。
盘和林认为,此时上市融资,是因为这类生鲜电商的业务规模已经“可以讲故事”,资本会为此买单,并且助推这个行业生长。
但上市后,除了盈利问题,生鲜电商还面临着多重挑战。
近一年内迅速发展的社区团购是重要的竞争对手。从整个生鲜赛道看,前置仓模式、仓店一体模式和社区团购模式,是不同的生鲜商业模式。去年下半年,拼多多、美团、滴滴等互联网公司大举进入社区团购领域,而腾讯、京东等公司也对十荟团、兴盛优选等社区团购平台进行了投资。各类新平台崛起下,传统生鲜电商用户面临分流的难题。
何懿轩表示,模式上来看,目前生鲜电商主要是到家模式,而社区团购是预定自提。尽管模式有差异,但是都能解决用户的生鲜消费需求,用户群肯定会有重叠。社区团购预售自提模式不能满足即时性到家需求,而生鲜电商致力于满足即时到家需求,生鲜电商深耕一二线城市,而社区团购主打下沉市场,因而两者有各自的优势客群,用户不会完全重叠。但是随着社区团购向高线城市进军,社区团购的供应链与履约成本更低,相对会更有成本优势,加上巨头的补贴,在价格上对用户有较大吸引力,因而能够吸引一部分价格敏感型的用户,能对生鲜电商构成较大的威胁。未来两者的市场相互渗透,肯定会有更多交集。
在经历了上市破发、筹资规模缩水等变化后,未来一阶段生鲜电商该如何发展?
何懿轩认为,生鲜需求比较多样且复杂,生鲜电商能够满足很大一部分需求,用户习惯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因而在未来生鲜的零售中应该能够占据一席之地。但是生鲜电商目前仍需要强化供应链、履约、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能力,优化业务链路的成本与效率,保障业务的盈利性增长。寻找第二增长点与主营业务实现盈利倒也不冲突,在资源与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进行。
盘和林则表示,每日优鲜的零售云和菜市场改造业务是一个生态布局,聚焦于长线。短线看对平台的帮助不大。平台应先谋求在社区团购竞争中活下来,未来再考虑生态的问题比较合理。当下,行业竞争集中于线下入口,能不能让更多的用户下载APP是关键。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生鲜电商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固定的环节,每天的饮食食材已经习惯了在生鲜电商选购并30min送达。与之同样成为固定环节的还有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上凡是和生鲜电商相关的企业在最近一两年都获得了巨额的融资。一时间,生鲜电商成为了互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鲁佳每日优鲜传出“原地解散”的消息,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昨晚跟进报道。被曝高层失联、公司解散,每日优鲜称是“业务调整”,股价应声暴跌46.61%今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又继续跟踪起底,每日优鲜背后的资本故事。起底 |
#生鲜电商生死局#最近一段时间,如果要问哪个行业最忙,互联网生鲜电商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每天早上几乎每个上海人都会早早起来在各大生鲜电商平台上抢菜,因疫情防控被困家中的上海市民,不分职业、收入、年龄,统统加入了“抢菜大军”的行列,而且抢菜大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任何事情都可以在网上进行,约车可以、购物可以、买菜也可以。最近受疫情影响,市民出行受阻,在城市居住的市民必须要到超市和菜市场买菜才行,可这些地方又属于人聚集的地方,所以不得不在网上买菜。那么作为生鲜电商
好消息: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研网”,回复“免费报告”,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速速来取! 随着生鲜电商呆萝卜近日引发的暴雷事件来看,目前我国生鲜电商市场处于优胜劣汰的局面,目前国内生鲜电商平台众多,这也让顾客有了更多选择,市场进一步发展成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文丨庄帅国内生鲜万亿级市场,渠道正处快速变革期——不仅终端渠道正同时经历“大卖场及标超对农贸市场替代”、“电商及小店对大卖场及标超分流”两类变化,且包含 B 端中间商在内的渠道变革正层出不穷。国内生鲜产业链变革深广度或超市
(温馨提示:文末有下载方式)核心观点:演替复盘:生鲜电商作为生鲜流通新渠道,发展速度快,成长空间广阔,十多 年来多次成为资本风口。但生鲜业务本身存在诸多痛点,导致高损耗同时低毛 利率,生鲜电商行业发展跌宕起伏,商业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大体可分
近期或许是生鲜电商行业最受关注的一个阶段。6月8日,生鲜电商头部平台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同时递交了招股书,寻求在美股上市。随后在6月25日和6月29日,每日优鲜与叮咚买菜分别敲钟上市。虽然同步上市一度被津津乐道,但外界对于生鲜电商的发展还有所
出品/联商专栏撰文/特约专栏作者吴明毅生鲜到底适不适合电商?答案是肯定的。但当下似乎走岔了路。——题记近日,“生鲜电商”又成行业焦点,然而此次并非“攻城略地”亦或“上市敲钟”,而是“被约谈、追债、闭店、裁员”…有业界媒体预判这为其溃败之始,
社区生鲜电商的新模式:前置仓“性价比+到家服务”、社区团购“低价+社交”,从生鲜电商模式发展来看,截至目前主要出现了五种模式,包括传统垂直电商、传统平台电商、店仓一体(含超市到家)、前置仓、社区团购等。按照仓储物流和配送方式的不同,前两类属
“易果生鲜”,你可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作为国内最早入局生鲜电商的企业,它的存在时间比大众熟知的盒马生鲜、每日优鲜长得多。但即使这样一个生鲜领域的老牌玩家,如今还是没能熬过第14个年头。易果生鲜官网页面。那些年欠下的债,如今用“命”偿还因未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丨商业数据派,作者丨廖羽,编辑丨王一粟“生鲜电商第一股”争夺战,进入赛点。北京时间6月9日凌晨,前置仓“三强”中的两位带头大哥——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一前一后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书,申请分别在纳斯达克和
创立于上海和北京的两大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每日优鲜近期先后赴美上市,每日优鲜抢先一步,登陆纳斯达克,成为“生鲜电商第一股”。但是,其股价表现也折射出,市场各方对于两家生鲜电商平台所代表的前置仓商业模式有一定疑虑。尽管与以盒马为代表的仓店一
原创/苏舒618年中大促的战火已经烧到了生鲜电商的赛道上。每日优鲜喊出“满79元减10元,满129元减15元”的“年中大促”优惠口号。有意思的是,其对手叮咚买菜APP的界面上则亮出“年中福利社”满79减10元,满109减15元的优惠活动。两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徐晓倩图源:视觉中国3月伊始,作为新零售标杆的盒马鲜生同时关闭了全国范围内的5家门店。有接近盒马鲜生的人士告诉时代财经,盒马关闭了一些严重亏损的门店,是为缓解营收压力,或为最后一轮融资乃至上市做准备。唯二上市的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