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02:51:22 | 浏览:256
“不好意思,我来迟到了一点。因为刚刚在电话会议中,平时我都是准时的。”6月29日下午6点22分,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大步走进了媒体所在的会议室,带着些许歉意和轻松。
军人出身的他创立叮咚买菜也不过才四年时间,身上所穿的T恤袖口上印着“铁军”两个字。的确,对于接连上市的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来说,生鲜电商这个故事讲得并不容易。
6月29日,叮咚买菜最新招股书显示,叮咚买菜从将原定发行的1440万股美国存托股份(ADS)收缩至370万份,如此一来,叮咚买菜本次赴美IPO筹资目标较此前缩减74%。
此举或与此前上市的每日优鲜破发不无关系。就在上周五,每日优鲜在挂牌当日破发约25%,在本周一开盘后,每日优鲜股价又下跌8.49%,收于8.84美元/股,较其发行价下跌32%,市值跌至20.81亿美元。
当生鲜零售的战争正式从社区蔓延到二级市场,这一赛道的竞逐还远未结束。“对我们来说,从二级市场拿钱的需求不是那么迫切,因为我们现金流还比较健康,上一轮我们融了10.3亿美元。这个市场是很灵活的,低于现有价值的话就少融一点,我们不是为了上市圈钱,这也仅仅是一个里程碑,还不是终点。”梁昌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正在向三线城市布局,因为国内市场足够大。
事实上,眼下的胶着状态很难判定孰胜孰负,回顾互联网行业的竞争,从千团大战、打车大战、共享单车之争再到外卖O2O的战争,决定胜负的或许只是时间。而在规模和盈利的抉择上,叮咚买菜显然选择了前者。
加大产业链布局
每日优鲜的上市充满惊险,当天盘中跌幅一度超过30%。一名美股投资行业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这种局面对后来者很不利,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如果当天上涨,每日优鲜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生鲜第一股,如果大跌,也会令市场投资机构和投资人产生怀疑,可以说这是一场赌局,豁出去了。”
与每日优鲜从江浙沪起家不同,同处一个赛道的叮咚买菜从北京开始打市场。但两家同样主要面向一二线城市,同样通过“前置仓”的模式,减少了生鲜商品的损耗,提高了配送效率,让生鲜商品通过网络销售的模式,可以实现周边1-3公里1小时送达。
但是,在行业人士看来,前置仓在高效配送的同时,也抬高了成本。或正因如此,每日优鲜积极扩展了多元化的业务。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表示,每日优鲜不再只限于做自营生鲜电商,而是要通过多业态布局,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社区零售数字化平台”,为社区零售板块的商超、菜场和小店数字化赋能。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每日优鲜已在中国16个城市建立了631个前置仓,累计交易用户超3100万。每日优鲜极速扩张的同时,净亏损也在同步增加。过去3年,每日优鲜累计亏损近68亿元。
峰回路转的是在2020年疫情风险之下,生鲜电商顺势完成了一场绝佳的消费者教育,无论是每日优鲜还是叮咚买菜,都曾一度收窄亏损。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社区零售电商行业市场交易规模达24880亿元,线上渗透率达20.9%。但是,东吴证券首席分析师吴劲草认为,前置仓模式厂商的亏损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对此,梁昌霖并不认同。“其实,社区团购的履约成本跟我们差不多,大概在15%。看似前置仓成本更高,但是其实我们的品质管理和服务效率更高,整体的效率得到了提升。像上海市场,我们已经在盈亏平衡点上。只不过我们会进行控制,该赚钱还是扩大规模?我觉得要服务更多人的话,必须要先在规模上扩张。”
据他透露,叮咚买菜在AI技术、产地直供等方面都会加大投入。“中国大概有19个城市群、经济圈,我们进了5个,还有更大的经济圈没有覆盖到。另外,会在上游进行改造,比如猪肉分割厂有4家、工厂有10多家,我们还在江苏建立了现代化的物流生鲜综合体。但是,对供应链的改造投入很大,并不是今年建了就有结果。未来,一定是无人化的机器人替代更多人的工作。”
分散的市场
目前来看,生鲜电商市场玩家众多,且较为分散。不仅前置仓赛道竞争对手如林,传统菜市场、连锁商超、社区生鲜店等本地势力依然不可小觑,到家、门店+即时配送平台、社区团购等新兴业态,其间也不乏互联网巨头的身影。阿里、美团、滴滴、拼多多、京东等巨头均已下场参战。
每日优鲜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19年全年营收为60.014亿元,2020年上涨至61.304亿元,涨幅仅为2.1%。在问及每日优鲜破发一事上,有电商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没有增长性还怎么讲故事?这一营收增长幅度,还不及一家成熟的公司。”
与之不同的是,据叮咚买菜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全年净营收为38.801亿元,并在2021年通过65.78%涨幅上涨至113.358亿元,大幅赶超每日优鲜。2021年第一季度,叮咚买菜的净营收为38.021亿元,是每日优鲜的2.5倍。这一数据或能给予其投资者些许信心,但亏损也在持续扩大。
现有的竞争的结构相当的激烈且混乱,多种不同业态之间的大混战,也令生鲜电商成为今年最被关注的焦点。从资本的选择也能看出端倪,如今已成为生鲜电商最热门的赛道的社区团购,就是与前置仓模式恰恰相反的轻资产模式。
而在生鲜电商普遍头疼的运输、仓储成本上,其中最重要的要素莫过于建立供应链、冷链物流等基础配套设施。而据《2020年中国生鲜供应链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冷链运输的投入期一般长达两到三年,投入资本从数千万到数亿元不等。
梁昌霖认为,未来的竞争一定是基于供应链和管理能力。“我们不能仅仅盯着竞争这一件事情,甚至是对手在做什么。一切发展的基础,是真正扎下根来把服务做好。二级市场恐慌,并不是在乎公司是否能赚到钱,而是很多人的看法就是比较短线的。”
在他看来,生鲜电商并不是一件纯互联网的事情,而是和履单能力、供应链能力、供给能力都密切相关。种种成本的投入导致亏损,从业者将它看作“长期主义。”相较于每日优鲜的战线收缩策略,叮咚买菜仍然以扩大规模为核心思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每日优鲜、叮咚买菜账面分别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9.61亿元、44.14亿元。
无论眼下的股价走势如何,谁能撑到胜者为王的那一刻,还尚未可知。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生鲜电商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固定的环节,每天的饮食食材已经习惯了在生鲜电商选购并30min送达。与之同样成为固定环节的还有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上凡是和生鲜电商相关的企业在最近一两年都获得了巨额的融资。一时间,生鲜电商成为了互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鲁佳每日优鲜传出“原地解散”的消息,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昨晚跟进报道。被曝高层失联、公司解散,每日优鲜称是“业务调整”,股价应声暴跌46.61%今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又继续跟踪起底,每日优鲜背后的资本故事。起底 |
#生鲜电商生死局#最近一段时间,如果要问哪个行业最忙,互联网生鲜电商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每天早上几乎每个上海人都会早早起来在各大生鲜电商平台上抢菜,因疫情防控被困家中的上海市民,不分职业、收入、年龄,统统加入了“抢菜大军”的行列,而且抢菜大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任何事情都可以在网上进行,约车可以、购物可以、买菜也可以。最近受疫情影响,市民出行受阻,在城市居住的市民必须要到超市和菜市场买菜才行,可这些地方又属于人聚集的地方,所以不得不在网上买菜。那么作为生鲜电商
好消息: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研网”,回复“免费报告”,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速速来取! 随着生鲜电商呆萝卜近日引发的暴雷事件来看,目前我国生鲜电商市场处于优胜劣汰的局面,目前国内生鲜电商平台众多,这也让顾客有了更多选择,市场进一步发展成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文丨庄帅国内生鲜万亿级市场,渠道正处快速变革期——不仅终端渠道正同时经历“大卖场及标超对农贸市场替代”、“电商及小店对大卖场及标超分流”两类变化,且包含 B 端中间商在内的渠道变革正层出不穷。国内生鲜产业链变革深广度或超市
(温馨提示:文末有下载方式)核心观点:演替复盘:生鲜电商作为生鲜流通新渠道,发展速度快,成长空间广阔,十多 年来多次成为资本风口。但生鲜业务本身存在诸多痛点,导致高损耗同时低毛 利率,生鲜电商行业发展跌宕起伏,商业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大体可分
“不好意思,我来迟到了一点。因为刚刚在电话会议中,平时我都是准时的。”6月29日下午6点22分,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大步走进了媒体所在的会议室,带着些许歉意和轻松。军人出身的他创立叮咚买菜也不过才四年时间,身上所穿的T恤袖口上印着“
出品/联商专栏撰文/特约专栏作者吴明毅生鲜到底适不适合电商?答案是肯定的。但当下似乎走岔了路。——题记近日,“生鲜电商”又成行业焦点,然而此次并非“攻城略地”亦或“上市敲钟”,而是“被约谈、追债、闭店、裁员”…有业界媒体预判这为其溃败之始,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原创稿近日,每日优鲜陷入经营困境的传闻受到广泛关注。很多消费者在感到震惊之余也不无惋惜。事件后续如何发展,目前还难下定论。但作为近年来兴起的生鲜电商一员,迟迟无法盈利,无疑是造成每日优鲜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为国内
每经记者:陈婷 时光飞逝,生鲜电商行业在中国的肇始沉浮已有17年时间。如果从2005年易果生鲜成立算起,一批批创业者弄潮其中,虽然铩羽而归者不计其数,新玩家却依然前赴后继。生鲜电商赛道的竞争,早已成为考验各路玩家耐力和综合实力的拉锯战。7月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生鲜电商第一股”每日优鲜陷入困境的传闻来得猝不及防。7月28日,几则消息将每日优鲜推至风口浪尖——先是主营业务“30分钟极速达业务关闭”,后是“裁员500人”“融资未交割成功”“公司原地解散”。曾经的“生鲜第一股”,
7月骄阳似火,灼烤生鲜电商的还是盈利和发展的老问题。今年一二季度,疫情下生鲜电商的关注度再次提高。一方面,疫情下消费者对于生鲜电商的需求和黏性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生鲜电商的高投入以及尚未盈利也让资本有所犹豫,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上市以来股价持
记者亲测多家主流买菜APP:配送时间相差数倍 免配送费门槛不同生鲜电商竞争日趋白热化。“就买菜这个事,我手机上就装了5~6个APP。”消费者林女士对记者表示。近年生鲜新零售行业迅猛发展,然而在经历线下快速扩张、资本大举进入、大量补贴“烧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丨螳螂观察,作者丨叶小安2021年,生鲜电商的火似乎“熄灭”了。同程生活宣告破产,饿了么“有菜”停止运营,美菜网、叮咚买菜以及盒马等陷入“裁员”风波......其实曾经生鲜电商还被资本看好的,2018年全年行业融资规模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