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02:51:52 | 浏览:452
来源:广州日报
上周,生鲜电商每日优鲜突然被传出“公司宣布解散”的消息,引起外界的高度关注。随后公司回应,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次日达、智慧菜场、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
当地时间7月29日美股收盘,每日优鲜股价只剩0.115美元/股,距离其发行价已跌去99%。生鲜电商“赛道”曾经火爆一时,不单是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朴朴买菜等垂直电商,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涌入,如盒马、美团买菜、京东七鲜等。经历前期高额补贴下的快速发展后,生鲜电商行业步入竞争激励而“不赚钱”的局面。从多家平台的财报数据显示,生鲜电商盈利难是当下难以克服的问题。
成本高 前置仓模式惹争议
作为国内“生鲜电商第一股”的每日优鲜曾风光一时。7月28日,每日优鲜在其APP首页置顶一则服务变更通知:配送时间最快次日达;配送范围全国均可配送。截稿时,记者将收货地址定位在广州多个不同区,尝试随机下单,但依然显示“本单购买的商品在当前地址下无货”。
近年来,主打“前置仓模式”的每日优鲜一直亏损。据披露,2018年至2020年,每日优鲜的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预计2021年净亏损可能超过37亿元。而履约成本高被认为是平台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每日优鲜招股书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每日优鲜的履约费用单季度就达到6.4亿元,约占营收的30%。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每日优鲜的前置仓订单规模不足导致运营成本过高,关闭极速达相当于关闭前置仓,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业内人士对记者坦言,电商平台做即时配送的成本高,包括前置仓本身的成本、外卖人员配送成本等,次日达平台的价格能打得更低。今年较早前,叮咚买菜停止广东中山、珠海,安徽宣城、滁州等部分城市的服务。叮咚买菜对此称,公司对部分区域和站点进行常规优化与调整。
叮咚买菜财报披露,2019年至2021年,叮咚买菜净亏损分别为18.73亿元、31.77亿元、64.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115亿元。
用户黏性不高 受社区团购等冲击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生鲜电商已细分出不同的运营模式。然而,目前来看,生鲜电商还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不单投入成本高,同时用户黏性不高,导致盈亏不平衡。“哪里便宜就用哪个APP”,“80后”白领张小姐告诉记者,现在能数出来的生鲜电商都不止五六个。
在“烧钱”争夺市场阶段,各家电商平台培养出来的消费者习惯,令他们对生鲜平台的要求,既要优惠力度大,又要商品新鲜、配送有时效性。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入局,导致生鲜电商的竞争异常激烈,例如近年社区团购的快速冒起,对生鲜电商造成不少威胁。
在融资市场,生鲜电商的“热度”亦逐步下降。根据艾媒数据中心统计,2020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投融资金额达418.57亿元,尽管数量上比2019年少,但金额增长超过210%;到了2021年,投资金额及数量均大幅回落。从2021年7月起,生鲜电商的投资热潮逐渐减退。
对于生鲜电商的未来,业内分析指出,不少生鲜电商平台都运用了互联网思维和打法,但在利用大数据获客之后,能否保住客流、稳住现金流成为关键。生鲜电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注重产业、产品以及供应链。生鲜电商市场不会消失,但生鲜电商是否能够存活,需要看其自身如何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生鲜电商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固定的环节,每天的饮食食材已经习惯了在生鲜电商选购并30min送达。与之同样成为固定环节的还有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上凡是和生鲜电商相关的企业在最近一两年都获得了巨额的融资。一时间,生鲜电商成为了互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鲁佳每日优鲜传出“原地解散”的消息,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昨晚跟进报道。被曝高层失联、公司解散,每日优鲜称是“业务调整”,股价应声暴跌46.61%今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又继续跟踪起底,每日优鲜背后的资本故事。起底 |
#生鲜电商生死局#最近一段时间,如果要问哪个行业最忙,互联网生鲜电商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每天早上几乎每个上海人都会早早起来在各大生鲜电商平台上抢菜,因疫情防控被困家中的上海市民,不分职业、收入、年龄,统统加入了“抢菜大军”的行列,而且抢菜大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任何事情都可以在网上进行,约车可以、购物可以、买菜也可以。最近受疫情影响,市民出行受阻,在城市居住的市民必须要到超市和菜市场买菜才行,可这些地方又属于人聚集的地方,所以不得不在网上买菜。那么作为生鲜电商
好消息: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研网”,回复“免费报告”,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速速来取! 随着生鲜电商呆萝卜近日引发的暴雷事件来看,目前我国生鲜电商市场处于优胜劣汰的局面,目前国内生鲜电商平台众多,这也让顾客有了更多选择,市场进一步发展成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文丨庄帅国内生鲜万亿级市场,渠道正处快速变革期——不仅终端渠道正同时经历“大卖场及标超对农贸市场替代”、“电商及小店对大卖场及标超分流”两类变化,且包含 B 端中间商在内的渠道变革正层出不穷。国内生鲜产业链变革深广度或超市
(温馨提示:文末有下载方式)核心观点:演替复盘:生鲜电商作为生鲜流通新渠道,发展速度快,成长空间广阔,十多 年来多次成为资本风口。但生鲜业务本身存在诸多痛点,导致高损耗同时低毛 利率,生鲜电商行业发展跌宕起伏,商业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大体可分
出品/联商专栏撰文/特约专栏作者吴明毅生鲜到底适不适合电商?答案是肯定的。但当下似乎走岔了路。——题记近日,“生鲜电商”又成行业焦点,然而此次并非“攻城略地”亦或“上市敲钟”,而是“被约谈、追债、闭店、裁员”…有业界媒体预判这为其溃败之始,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原创稿近日,每日优鲜陷入经营困境的传闻受到广泛关注。很多消费者在感到震惊之余也不无惋惜。事件后续如何发展,目前还难下定论。但作为近年来兴起的生鲜电商一员,迟迟无法盈利,无疑是造成每日优鲜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为国内
每经记者:陈婷 时光飞逝,生鲜电商行业在中国的肇始沉浮已有17年时间。如果从2005年易果生鲜成立算起,一批批创业者弄潮其中,虽然铩羽而归者不计其数,新玩家却依然前赴后继。生鲜电商赛道的竞争,早已成为考验各路玩家耐力和综合实力的拉锯战。7月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生鲜电商第一股”每日优鲜陷入困境的传闻来得猝不及防。7月28日,几则消息将每日优鲜推至风口浪尖——先是主营业务“30分钟极速达业务关闭”,后是“裁员500人”“融资未交割成功”“公司原地解散”。曾经的“生鲜第一股”,
7月骄阳似火,灼烤生鲜电商的还是盈利和发展的老问题。今年一二季度,疫情下生鲜电商的关注度再次提高。一方面,疫情下消费者对于生鲜电商的需求和黏性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生鲜电商的高投入以及尚未盈利也让资本有所犹豫,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上市以来股价持
记者亲测多家主流买菜APP:配送时间相差数倍 免配送费门槛不同生鲜电商竞争日趋白热化。“就买菜这个事,我手机上就装了5~6个APP。”消费者林女士对记者表示。近年生鲜新零售行业迅猛发展,然而在经历线下快速扩张、资本大举进入、大量补贴“烧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丨螳螂观察,作者丨叶小安2021年,生鲜电商的火似乎“熄灭”了。同程生活宣告破产,饿了么“有菜”停止运营,美菜网、叮咚买菜以及盒马等陷入“裁员”风波......其实曾经生鲜电商还被资本看好的,2018年全年行业融资规模曾
激战厮杀多年后,生鲜电商的“盈利难”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为了破除盈利难的“魔咒”,此前一直以前置仓进行扩张的每日优鲜,早在上市之前就在积极调转方向,向数字菜场等轻资产模式过渡,而以盒马为代表的新零售玩家,则更加全面地参与到了生鲜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