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02:56:51 | 浏览:290
疫情管控掀起的“抢菜”热潮,为线上平台输送了大批流量,生鲜电商迎来“小阳春”。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国内生鲜电商市场规模高达2888亿元,比2015年的828亿元增长了逾2倍。冷链物流作为生鲜产品的“生命线”,为其保温保鲜、运输及配送全程“保驾护航”。
研究数据表明,全国冷链物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在2020年突破4000亿元,国内冷库仓储总存量逾665万平方米,可观的市场价值将冷链物流投资推上新风口。冷链物流是蓝海还是红海?广州作为广东冷链产业的核心及资源高地,发展态势如何?对此,戴德梁行给出了详细解读。
走上风口的冷链物流市场
自2010年起,多个政策措施的发布,推动冷链物流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近年随着制冷技术的提高,以及在食品、药品等重要供给品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国家与地方政府对冷链物流产业愈加重视,行业发展整体向好。从发展趋势上看,生鲜电商的逆势崛起,拓宽了冷链物流的发展空间。供给侧改革、市场主体多元化等因素促进了冷链物流的升级转型。
戴德梁行广州产业地产部主管及董事黄文礼分享,目前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广东省内来说,珠三角区域冷链业相对发达,粤东、粤西及粤北地区较为落后。冷链设施的构成中,则存在低温库占比高,保鲜库占比少,肉类库多而果蔬库少的现象。冷链物流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市场管理缺乏规范性,集中度不高。
国有企业:进击的“新玩家”
国有企业近年积极参与多起冷链投资交易活动,成为市场上崭露头角的新晋开发主体。在华南地区,以越秀集团、广弘控股、招商局集团、光明乳业、中国铁路及深农集团等为首的国有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布局全国综合物流中心、整合冷链上下游资源及运营冷链物流园等多元化方式,成为市场上备受瞩目的新力量。
作为看好冷链行业发展的新生力军,越秀冷链物流经营拓展部经理林伟华分享,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总量近年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2018年全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高达1.89亿吨,同比增长超过22%,冷链相关产品销售总额突破47000亿元。越秀冷链物流看好市场发展前景,积极设立现代化城市配送型冷库、应用物联网及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冷链项目提升“造血”功能。
冷链物流产业未来新格局
未来在冷库仓储、物流延伸到原材料交易、粗加工、零售等多个环节的完善下,冷链物流产业链条将不断延长。黄文礼进一步分析,在产业横向发展上,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将链接更多相关产业内容,冷链物流网络持续建设扩大,从而覆盖更多传统的物流环节。产业链的延长将涵盖从原材料生产到最终产品销售等主要环节。纵向发展方面,传统业务形态将不断细化升级配套,来带动加工、运输环节效率的提高。
广州冷库市场:备受关注的种子选手
广州作为全国最大的消费品生产中心及珠三角最大的物流中心,在各大产业带动下,已成长为冷链物流市场的种子选手。优越的区位、巨大的市场需求及多管齐下的政策红利,正为广州冷链产业蓄力前行。戴德梁行广州产业地产部助理董事刘嘉欣分享,广州占据了粤港澳大湾区及珠三角城市群核心位置,每年易腐食品消费量逾 200万吨,涵盖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类别,其平均冷链流通率不足30%,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个数字是95~98%,市场潜力可观。随着《广东省冷链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 》等政策遍地开花,大大促进了冷链物流业的降本增效,推进大型冷库建设及城市配送的完善,广州冷链物流布局日益完善。
冷链产业价值高地
广东省是国内冷库物流“重仓之地”,以近40万平方米存量规模在全国遥遥领先。省内拥有逾1700座冷库,超过1万台冷藏车,340万吨冷库总容量。广州作为冷链产业的资源高地,表现不俗,不仅以4.08%的低空置率及较高的租金水平105元每平方米每月,居全国前列;其冷库容量超过110万吨,拥有冷藏车约1800台,5000吨以上规模冷库62座,冷链物流相关企业逾100家。
“疫”后机遇
疫情直接推动了生鲜电商渗透率的增长,冷链物流需求增大,其发展同样受到政府各方关注,有望一跃成为新的投资热点。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系统的完善升级,冷链物流将拥抱硬件及配套设施的更新换代。同时,冷链产业依旧面临行业标准缺失、物流信息不对称及供应链脆弱的问题。
疫情倒逼冷链物流商业模式的变革,原本通过肉菜市场及门店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产品,在疫情影响下对冷链配套及流通环节提出了新要求,原材料通过冷链综合体的恒温储存,经由电商平台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一新趋势培养了大批线上消费的新用户。新兴技术包括区块链、大数据及物联网的推广与应用,促进了冷链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如物联网赋予了冷链仓储实时监测功能,通过可视性有效管控物流网络及监测仓库温度,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在新的市场格局下,冷链物流市场将以千亿价值规模,撬动全新蓝海。
好消息: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研网”,回复“免费报告”,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速速来取! 随着生鲜电商呆萝卜近日引发的暴雷事件来看,目前我国生鲜电商市场处于优胜劣汰的局面,目前国内生鲜电商平台众多,这也让顾客有了更多选择,市场进一步发展成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生鲜电商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固定的环节,每天的饮食食材已经习惯了在生鲜电商选购并30min送达。与之同样成为固定环节的还有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上凡是和生鲜电商相关的企业在最近一两年都获得了巨额的融资。一时间,生鲜电商成为了互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鲁佳每日优鲜传出“原地解散”的消息,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昨晚跟进报道。被曝高层失联、公司解散,每日优鲜称是“业务调整”,股价应声暴跌46.61%今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又继续跟踪起底,每日优鲜背后的资本故事。起底 |
#生鲜电商生死局#最近一段时间,如果要问哪个行业最忙,互联网生鲜电商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每天早上几乎每个上海人都会早早起来在各大生鲜电商平台上抢菜,因疫情防控被困家中的上海市民,不分职业、收入、年龄,统统加入了“抢菜大军”的行列,而且抢菜大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任何事情都可以在网上进行,约车可以、购物可以、买菜也可以。最近受疫情影响,市民出行受阻,在城市居住的市民必须要到超市和菜市场买菜才行,可这些地方又属于人聚集的地方,所以不得不在网上买菜。那么作为生鲜电商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文丨庄帅国内生鲜万亿级市场,渠道正处快速变革期——不仅终端渠道正同时经历“大卖场及标超对农贸市场替代”、“电商及小店对大卖场及标超分流”两类变化,且包含 B 端中间商在内的渠道变革正层出不穷。国内生鲜产业链变革深广度或超市
(温馨提示:文末有下载方式)核心观点:演替复盘:生鲜电商作为生鲜流通新渠道,发展速度快,成长空间广阔,十多 年来多次成为资本风口。但生鲜业务本身存在诸多痛点,导致高损耗同时低毛 利率,生鲜电商行业发展跌宕起伏,商业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大体可分
生鲜电商,生鲜食品电子商务的简称,即将生鲜食品像化妆品、服饰等商品一样放到网络上售卖。随电子商务技术在农产品销售上运用,电子商务涉及到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了。为什么会产生生鲜电商,它产生的意义是什么?1、新鲜的产品总是需要解决销售问题。2、现代
疫情管控掀起的“抢菜”热潮,为线上平台输送了大批流量,生鲜电商迎来“小阳春”。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国内生鲜电商市场规模高达2888亿元,比2015年的828亿元增长了逾2倍。冷链物流作为生鲜产品的“生命线”,为其保温保鲜、运输及配送全程
【卡车之家 原创】互联网的崛起,不仅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方便了我们日常生活。我们通过电商企业设立的购物平台,随时都可以购买到生活用品和蔬菜水果,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而这背后,离不开生鲜电商企业配送的功劳。在众多生鲜类的电商企业中,主
出品/联商专栏撰文/特约专栏作者吴明毅生鲜到底适不适合电商?答案是肯定的。但当下似乎走岔了路。——题记近日,“生鲜电商”又成行业焦点,然而此次并非“攻城略地”亦或“上市敲钟”,而是“被约谈、追债、闭店、裁员”…有业界媒体预判这为其溃败之始,
“易果生鲜”,你可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作为国内最早入局生鲜电商的企业,它的存在时间比大众熟知的盒马生鲜、每日优鲜长得多。但即使这样一个生鲜领域的老牌玩家,如今还是没能熬过第14个年头。易果生鲜官网页面。那些年欠下的债,如今用“命”偿还因未能
市场的走向总是变幻莫测,本已“奄奄一息”的生鲜电商,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开启了“第二春”,于是在2019年末倒闭潮中幸存下来的生鲜电商,也成了香馍馍。进入2020年,生鲜电商再度成为热点。零售赛道各路选手纷纷云集,准备围绕这块蛋糕,开展一场“
下载pdf格式报告请关注公众号“行业报告研究院”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生鲜电商背靠生鲜行业的万亿级别市场体量,近年来发展迅猛,2018 年零售规 模达到 2424 亿元,过去五年复合增速高达 66.70%。当前短期“新冠”疫情的 影响使得生鲜电
中新网3月2日电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3月2日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1%,较上月回升5.4个百分点。图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 节后供应链上下游活动趋于活跃,绝大部分分项指数出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