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02:51:07 | 浏览:883
早在今年春节期间,生鲜电商迎来一波利好,随后多个平台传出计划IPO消息。
“氛围非常紧张,公司对于生鲜第一股的概念,还是非常看重的。”有接近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6月9日凌晨,两家公司同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公开招股书,这一行业的真实状态终于浮出水面。两家公司估值均在40亿美元左右,叮咚买菜融资约1亿美元,而每日优鲜并未透露具体的融资规模。
综合公开信息来看,两家公司都处于亏损之中。疫情暴发催生了大量需求,两家公司在2020年的亏损合计达到48.26亿元人民币,行业竞争的残酷可见一斑。
“很多时候,用户、投资人、股民对于新行业的认知并没有形成,谁先上市谁就有话语权,谁就可以定义市场。后来者要改变认知还是挺难的一件事。特别是在商业结构这方面,很多企业只是模式上的创新,早期也分不清谁强谁弱。”前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张君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事实上最后市场价值回归的时候,还是要看业务本身,早期只是利用时间差和时机来竞争,也就是先发者的优势。在行业不明朗的时候,先上市者会有一定的窗口期。
而随着兴盛优选、美团优选、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等社区团购巨头入局,重金低价补贴的重兵压境,传统生鲜电商面临的压力不会比现在更小。
成本高企
2020年疫情导致的新常态化局面,生鲜电商成了被资本追捧的宠儿,但在这条漫长的赛道上,所谓“剩者为王”,剩到最后才能笑到最后。IPO成了生鲜电商们追逐的目标,不断融资乃至上市代表了资本市场对生鲜电商的认同。但是,上市融资也不仅仅是追求规模化扩张。
经历了多轮烧钱大战后,身在火线中的生鲜电商们,急需注入新的资本以维持现状或是延伸业务。同时递交招股书,已经充分说明生鲜电商之间的竞争,几乎是贴身肉搏。谁也不想落后于对方,谁都想抢先上市。但是,双方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
招股书显示,2019年每日优鲜净营收为60.014亿元,2020年为61.304亿元,涨幅为2.1%。而2019年叮咚买菜净营收为38.801亿元,却在2020年大涨192.15%,增至113.358亿元,大幅超过每日优鲜。2021年第一季度,叮咚买菜的净营收为38.021亿元,几乎是每日优鲜的2.5倍。
净营收表现不容乐观的每日优鲜依靠净亏损力挽狂澜。2019年每日优鲜净亏损为29.094亿元,2020年下降43.31%至16.492亿元。而叮咚买菜的净亏损从2019年18.734亿元上涨至2020年的31.769亿元,涨幅高达69.58%。2021年第一季度,叮咚买菜净亏损13.847亿元,是每日优鲜净亏损6.103亿元的两倍之多。
在行业人士看来,随着AI、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以及智能化供应链和物流的提升,生鲜电商未来履约成本有望将进一步降低。
股权方面,两家公司的话语权均掌握在创始人及团队手中。每日优鲜采用双股结构,董事和高管合计持股20.2%,享有75.6%的投票权。其中,徐正持股15.3%及74.1%的投票权。老虎环球为其第二大股东,持股数12.4%,享有公司3.8%的投票权。国信金控为第三大股东,持股8.7%,以及投票权的2.7%。腾讯为其第四大股东,持股8.1%以及享有2.5%的投票权。
值得注意的是,在叮咚买菜的投资人中,同样出现了老虎环球的身影。创始人梁昌霖及公司管理团队持股30.3%,老虎环球基金持股5.7%,General Atlantic持股为5.6%,软银愿景基金持股为5.6%,CMC资本持股5.3%,今日资本、DST Global分别持股5.1%。
资本看好的赛道,还远没有分出胜负。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本质上在于生鲜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加上生鲜的时效性、后端供应链的匹配、区域性等诸多要求都非常高,所以这个行业虽然整体上现在竞争激烈,但基本上还没有形成一种高效的盈利模式,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多。
兵临城下
据招股书数据,两家平台都在大量投入前置仓的建设中。截至2021年3月31日,每日优鲜在中国16个城市建立了631个前置仓,累计交易用户超3100万。
不过,其资金状况不容乐观。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其账上现金为19.6亿元,短期借款5.68亿元,应付账款10.8亿元。在此现状下,上市可能是融资的一条捷径。
此前,该公司还瞄准了传统菜场这一蓝海,在计划获取菜市场经营权后,分步改造传统菜场,帮助菜场商户依托线上交易平台,将线下顾客转化成线上私域流量,进一步扩大电商营收。
这一方式能否奏效还不得而知。叮咚买菜的做法则是提高复购率。“我们是同业几家里面唯一没有“抱大腿”的企业,没有大流量进来,完全靠自己去一点点打拼出来的。我们觉得流量不重要,存量才重要,存量是什么?就是复购率。所以,我们觉得规模不取决于流量而是存量。”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在近期的中欧创业营九期第四模块上分享称,为了保持继续增长,会暂时放弃盈利的机会。未来,将会从农业供给侧提升生鲜供应链能力,并提高覆盖小区的密度。
目前,叮咚买菜的客单价已经从2019年的41元,增加至2020年的57元。其业务已经扩展到全国29个城市,建立了超过950个前置仓。其中,有5个城市已实现并保持了每月超过1亿元GMV的记录。
不过,在生鲜电商市场上,社区团购的实力不可小觑。美团与拼多多在这条赛道已开始领跑。机构预测,两者的日单量均在2000万单/天左右,牢牢占据社区团购领域的第一梯队。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社区电商业务美团优选进一步扩大地域覆盖范围,扩展至逾2600个市县,基本完成全国覆盖的目标。美团买菜的季度交易用户同比增加逾400%,交易频次有所改善。即便规模在扩大,生鲜电商玩家依然逃不过亏损的泥淖。美团优选在内的新业务收入99亿元,净亏损高达80亿元。
在此背景下,也可以说生鲜电商行业目前还不存在一家独大、非此即彼的情况。中投公司统计显示,中国鲜活食品及日用品零售业规模从2016年的8.4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1万亿元,年均增长7.2%,预计到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进一步达到6.5%至15.2万亿元。
未来,单纯的某一个模式,可能难以支撑平台规模的全面扩大,必须形成系统化的模式规划。几乎所有业内人的共识都是,无论哪种模式,生鲜电商都是非常重而苦的生意。从供应链、冷链仓库以及末端,加上扩张带来的成本上升,或是这些电商寻求上市的重要因素。
(实习生韩利明对此文亦有贡献)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好消息: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研网”,回复“免费报告”,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速速来取! 随着生鲜电商呆萝卜近日引发的暴雷事件来看,目前我国生鲜电商市场处于优胜劣汰的局面,目前国内生鲜电商平台众多,这也让顾客有了更多选择,市场进一步发展成
(温馨提示:文末有下载方式)核心观点:演替复盘:生鲜电商作为生鲜流通新渠道,发展速度快,成长空间广阔,十多 年来多次成为资本风口。但生鲜业务本身存在诸多痛点,导致高损耗同时低毛 利率,生鲜电商行业发展跌宕起伏,商业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大体可分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生鲜电商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固定的环节,每天的饮食食材已经习惯了在生鲜电商选购并30min送达。与之同样成为固定环节的还有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上凡是和生鲜电商相关的企业在最近一两年都获得了巨额的融资。一时间,生鲜电商成为了互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鲁佳每日优鲜传出“原地解散”的消息,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昨晚跟进报道。被曝高层失联、公司解散,每日优鲜称是“业务调整”,股价应声暴跌46.61%今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又继续跟踪起底,每日优鲜背后的资本故事。起底 |
#生鲜电商生死局#最近一段时间,如果要问哪个行业最忙,互联网生鲜电商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每天早上几乎每个上海人都会早早起来在各大生鲜电商平台上抢菜,因疫情防控被困家中的上海市民,不分职业、收入、年龄,统统加入了“抢菜大军”的行列,而且抢菜大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任何事情都可以在网上进行,约车可以、购物可以、买菜也可以。最近受疫情影响,市民出行受阻,在城市居住的市民必须要到超市和菜市场买菜才行,可这些地方又属于人聚集的地方,所以不得不在网上买菜。那么作为生鲜电商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文丨庄帅国内生鲜万亿级市场,渠道正处快速变革期——不仅终端渠道正同时经历“大卖场及标超对农贸市场替代”、“电商及小店对大卖场及标超分流”两类变化,且包含 B 端中间商在内的渠道变革正层出不穷。国内生鲜产业链变革深广度或超市
出品/联商专栏撰文/特约专栏作者吴明毅生鲜到底适不适合电商?答案是肯定的。但当下似乎走岔了路。——题记近日,“生鲜电商”又成行业焦点,然而此次并非“攻城略地”亦或“上市敲钟”,而是“被约谈、追债、闭店、裁员”…有业界媒体预判这为其溃败之始,
“易果生鲜”,你可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作为国内最早入局生鲜电商的企业,它的存在时间比大众熟知的盒马生鲜、每日优鲜长得多。但即使这样一个生鲜领域的老牌玩家,如今还是没能熬过第14个年头。易果生鲜官网页面。那些年欠下的债,如今用“命”偿还因未能
生鲜电商,生鲜食品电子商务的简称,即将生鲜食品像化妆品、服饰等商品一样放到网络上售卖。随电子商务技术在农产品销售上运用,电子商务涉及到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了。为什么会产生生鲜电商,它产生的意义是什么?1、新鲜的产品总是需要解决销售问题。2、现代
摘要:一、发展环境:政策鼓励生鲜电商发展,网络购物群体扩大加快生鲜电商市场扩容生鲜电商通过线上下单的方式,能拓宽农产品供应方与消费者需求方的沟通渠道,让消费者能拥有更加广泛且丰富的选择范围,也能帮助农产品打开销售渠道,销往更远的地方。国家发
——原标题:【行业深度】洞察2021: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评价等)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生鲜电商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每日优鲜(MF)、叮咚买菜(DDL)、华英农业(002321)、金字火腿(002
“疫情发生到现在,我到超市买菜的次数,估计都不到五次。”家住天河北的张小姐发现,不只自己养成线上买菜的习惯——在她住的小区门口,每天都可以看到盒马、京东到家、达达小哥络绎不绝前来送菜的身影。据最新数据,京东到家在618大促期间(6月6日-6
——原标题: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疫情加速行业发展【组图】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生鲜电商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每日优鲜(MF)、叮咚买菜(DDL)、华英农业(002321)、金字火腿(002515)、光明地产(
生鲜电商已成为很多消费者的生活好帮手可如果通过生鲜电商买到农产品是这样的买500克虾实际重量不到250克买一袋鸡蛋敲碎了好几个买的是冻品,送来的是解冻的产品……这样的生鲜电商还值得信赖吗?日前,上海市消保委对百联到家(i百联)、本来生活、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