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02:44:35 | 浏览:73
红白渐变的肉身,汤汁饱满香味浓郁,当我们被小龙虾“俘虏”,空调送来凉爽的风,夏天终于在感官中生动起来。
今年618期间,生鲜电商平台上小龙虾销量同比增长了惊人的900%,它们用深入产地直采、合作加工的方式重新改写了产业链。比这更早的车厘子、樱桃、牛油果爆火,手法同出一辙。
生鲜电商频造热门,自身处境却十分尴尬:因为太“烧钱”,不得不依赖资本存活;用户的钱包,依然要靠持续补贴击穿。
撇开表面浮华,生鲜电商实则困难重重。
没有好消息
亏损关店,员工离职,业务推进不顺,这些因素汇聚起来,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刺向还未成熟的生鲜电商。
盒马鲜生舍命狂奔,30个月进入20城,开出160家门店,背后阿里的投入在百亿级别。公司财报显示,盒马的业务拓展令阿里成本剧增,利润率也被拉低。目前,仅有上海金桥店等少数盈利,大部分数据尚未扭正。
盒马开始“填坑”,众多跟随者也被持续亏损拖累,明显“扛不住”了。美团小象生鲜连关五家,仅剩两处门店支撑。永辉超级物种三年亏了十个亿,因拖累永辉整体盈利表现被分拆独立,上海首家门店近期也被关闭。
“烧钱”凶猛,生鲜电商步履维艰。中国新闻周刊梳理发现,进入2019年,生鲜电商领域内发生的投资事件尚不到十笔。而此前的创新前置仓模式出现,曾让行业备受资本关注,2017、2018年不断有新企业入场,几乎每个月都有人拿到钱。
温度骤降意味着,资本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
“融资节奏明显放慢,资本对后续巨大的投入趋于谨慎。”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行业的门槛壁垒已经很高,虽然生鲜有充分的用户需求,但短期内电商渗透率还很难达到一个有分量的权重,头部企业要在市占率和用户黏性上发力,势必投入巨大。
本周,彭博的消息称每日优鲜正在寻求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但官方否认了这一说法。每日优鲜急于扩张但自身盈利有限,显然有很大的资金缺口。另有自称每日优鲜华东区域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自曝,公司三个月内两次降薪,站点员工罢工离职。中国新闻周刊就此事向每日优鲜方面求证,截至发稿时对方尚未回应。
同样情况的还不止它一家。上个月,传闻“叮咚买菜”联合创始人兼总裁黄成军离职,更棘手的是,叮咚深耕上海,进入江苏、浙江等地开辟新仓的进展并不顺利。叮咚内部人士透露,无锡、绍兴等城市因订单量“做不起来”被公司叫停。
天眼查数据显示,叮咚买菜成立至今,在一年时间里狂揽7笔融资,最近一次是今年3月。创始人梁昌霖公开近日回应公司大量裁员、资金链断裂等问题时称,资金非常充分,“很多大机构投我们,账上还有20多亿现金。”
“生鲜电商的竞争激烈,困难也很多”,有互联网分析师认为,“改变局面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管理等自身问题。”
外部环境不再宽松,生鲜电商要把握住盈利与规模之间的平衡,挑战很大。
持久者胜出
“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如履薄冰。”
一家生鲜电商创始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行业中只有1%的企业能够实现盈利。生鲜电商难成,是因为亏损可能会伴随规模一齐增大,解决不了单量、客单价和前台运营与配送成本,几乎无法看到盈利的希望。
从盒马踩下刹车开始,从前乐观情绪主导下的规模化扩张、以补贴换市场的路径引发业界反思。
近期,永辉部分地区的超级物种门店接到“盈利通牒”:再不盈利,就要下课。永辉云创表示,今年超级物种的目标是以精细化运营,跑赢盈利模式为主,其强调今年要“跑出盈利模型”。
生鲜电商的盈利之战已经打响,攻入对方领地,依然是最直观的方式。
盒马放下“高冷”身段,变得越来越接地气。盒马菜市开在了距离大爷大妈更近的小区周边,开始卖散装菜;盒马鲜生门店里也单独辟出“平价菜场”,主推1块2块钱的平价菜和10块以下的水果,直接面向被叮咚买菜等俘获的普通消费者。
为了在开店速度上追平其他竞争者,盒马总裁侯毅表示还将投入巨额费用在上海、北京等市场布局前置仓“盒马小站”,未来继续下沉将店“开在房价5万元以下的地方”。
这些调整说明了,在激烈竞争和盈利目标下,盒马已经扭转思路。“下一步的目标是把覆盖率提高,从原来找好的位置变成把缝隙填上,从原来的标准店改成精细化运营,用不同的业态去覆盖不同的消费群体。”一位盒马内部人士表示。
按Trustdata2019年Q1生鲜电商报告数据,每日优鲜、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头部平台已占住了近九成市场份额,为了扩大赢面,每日优鲜的步调更加激进。
公司CEO徐正近期透露,今年将在上海投入超过10亿元,计划未来三年内实现“百城万仓”的区域覆盖。照其说法,每日优鲜在北京站稳脚跟开始赚钱,因此目标投向华东市场。但CFO王珺曾坦承,20%的毛利覆盖10%-15%的成本,算下来净利润接近极限,高成本依然是“悬顶之剑”。
它的前置仓模式平均履约成本在12-15元之间,按照传统商超20%的毛利测算,客单价低于70元就是在烧钱,这也是多数生鲜电商的命门所在。因此只靠卖菜一种模式是行不通的,必须多品类交叉销售,才能提高客单价。
事实上,每日优鲜也抛弃了以往的“精选”路线转而将自己定位为“线上综合超市”,SKU从1000增至3000款,开始卖起咖啡和便当,期待靠新增的高毛利鲜食如炒菜、咖啡等商品实现盈利。它要面临的竞争对手也比从前更多——不只是综合品类见长的阿里、京东,还有数以万计的线下便利店。
盒马、每日优鲜进入上海,前期发展强劲的叮咚买菜开始面临很大压力。区域流量被多家分食,单个前置仓的订单密度下降,意味着养仓的成本就越高。
叮咚买菜APP选择高频需求的蔬菜品类作为切入口,确实抓住了用户刚需,但如今各家都借鉴平价蔬菜引流,如果买菜核心业务若无法带动其它高毛利产品销售,客单价低的缺陷得不到解决,盈利空间极为有限。
海通证券认为,生鲜的核心问题不在于最后一公里,而是在最初一公里:真正扎根于上游基地、自有品牌和供应链建设,形成可控的、差异化的、有品质和价格竞争力的商品体系才是根本。
供应链依然是整个行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和难点所在。要在一个易损、高频但价格敏感的非标品类里追求高毛利和高回报的未来,不是说没有机会,但短期内基本没有机会。
轻装上阵的企业开始负重前行,若只是抢占先机但失去平衡,大概率撑不到最后,耐力将决定终局。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生鲜电商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固定的环节,每天的饮食食材已经习惯了在生鲜电商选购并30min送达。与之同样成为固定环节的还有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上凡是和生鲜电商相关的企业在最近一两年都获得了巨额的融资。一时间,生鲜电商成为了互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鲁佳每日优鲜传出“原地解散”的消息,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昨晚跟进报道。被曝高层失联、公司解散,每日优鲜称是“业务调整”,股价应声暴跌46.61%今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又继续跟踪起底,每日优鲜背后的资本故事。起底 |
出品/联商专栏撰文/特约专栏作者吴明毅生鲜到底适不适合电商?答案是肯定的。但当下似乎走岔了路。——题记近日,“生鲜电商”又成行业焦点,然而此次并非“攻城略地”亦或“上市敲钟”,而是“被约谈、追债、闭店、裁员”…有业界媒体预判这为其溃败之始,
#生鲜电商生死局#最近一段时间,如果要问哪个行业最忙,互联网生鲜电商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每天早上几乎每个上海人都会早早起来在各大生鲜电商平台上抢菜,因疫情防控被困家中的上海市民,不分职业、收入、年龄,统统加入了“抢菜大军”的行列,而且抢菜大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任何事情都可以在网上进行,约车可以、购物可以、买菜也可以。最近受疫情影响,市民出行受阻,在城市居住的市民必须要到超市和菜市场买菜才行,可这些地方又属于人聚集的地方,所以不得不在网上买菜。那么作为生鲜电商
好消息: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研网”,回复“免费报告”,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速速来取! 随着生鲜电商呆萝卜近日引发的暴雷事件来看,目前我国生鲜电商市场处于优胜劣汰的局面,目前国内生鲜电商平台众多,这也让顾客有了更多选择,市场进一步发展成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文丨庄帅国内生鲜万亿级市场,渠道正处快速变革期——不仅终端渠道正同时经历“大卖场及标超对农贸市场替代”、“电商及小店对大卖场及标超分流”两类变化,且包含 B 端中间商在内的渠道变革正层出不穷。国内生鲜产业链变革深广度或超市
(温馨提示:文末有下载方式)核心观点:演替复盘:生鲜电商作为生鲜流通新渠道,发展速度快,成长空间广阔,十多 年来多次成为资本风口。但生鲜业务本身存在诸多痛点,导致高损耗同时低毛 利率,生鲜电商行业发展跌宕起伏,商业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大体可分
“易果生鲜”,你可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作为国内最早入局生鲜电商的企业,它的存在时间比大众熟知的盒马生鲜、每日优鲜长得多。但即使这样一个生鲜领域的老牌玩家,如今还是没能熬过第14个年头。易果生鲜官网页面。那些年欠下的债,如今用“命”偿还因未能
生鲜电商已成为很多消费者的生活好帮手可如果通过生鲜电商买到农产品是这样的买500克虾实际重量不到250克买一袋鸡蛋敲碎了好几个买的是冻品,送来的是解冻的产品……这样的生鲜电商还值得信赖吗?日前,上海市消保委对百联到家(i百联)、本来生活、叮
文/孟倩小陈居住在上海,已经14天没有出过门,为了能吃上一口新鲜蔬菜,天天熬夜刷爆叮咚买菜,却经常遭遇售罄。前些日子,被查到“用死鱼冒充活鱼”的叮咚买菜北京三元站正面临整顿,不少北京用户已拉黑该平台。一方面是无法满足的巨大消费需求,另一方面
市场的走向总是变幻莫测,本已“奄奄一息”的生鲜电商,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开启了“第二春”,于是在2019年末倒闭潮中幸存下来的生鲜电商,也成了香馍馍。进入2020年,生鲜电商再度成为热点。零售赛道各路选手纷纷云集,准备围绕这块蛋糕,开展一场“
根据机哥的第八定律,帅哥的标准都是活好。除了那方面,作为六号线吴彦祖的我在料理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今天,来一个最鲜活的评测,机哥也化身家庭煮夫,来一场生鲜大对决。这次我们找来 5 个 APP,分别是盒马、本来生活、易果生鲜、京东到家和每日优鲜
【本文正在参与钛媒体竞拍话题“生鲜电商创业已死,真的只剩绝路一条吗?”征稿,你站在正方还是反方?欢迎投稿,观点越辩越明!请直接登录钛媒体网站投稿】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95%的平台面临亏损或巨额亏损,实现盈利的只有1%。业内外一致认为
下载pdf格式报告请关注公众号“行业报告研究院”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生鲜电商背靠生鲜行业的万亿级别市场体量,近年来发展迅猛,2018 年零售规 模达到 2424 亿元,过去五年复合增速高达 66.70%。当前短期“新冠”疫情的 影响使得生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