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03:03:36 | 浏览:806
图片来源@unsplash
文|锌刻度,作者|李觐麟,编辑|陈邓新
被誉为“生鲜电商黑马平台”的呆萝卜,正在遭遇一场自创立以来所遇到的最大危机——11月22日开始,呆萝卜官方公号称“经营不善”,随即引发关店危机,以及加盟商撤资无门,消费者充值金额无法使用的一系列问题。
尽管在11月23日、24日,呆萝卜官方微博不断发声,对外表示呆萝卜将在11月25日逐步恢复办公,为早日运营做准备。不过,对呆萝卜来说,这场劫难似乎没那么容易过去,截至11月27日发稿,从锌刻度调查来看,其并未恢复办公迹象。
2019年,生鲜电商行业风口来得浩浩荡荡。今年4月,首家1000平米的盒马菜场在上海盛大开业,随后苏宁菜场、美团买菜功能也接连上线,互联网巨头与资本的同时涌入,让这个电商赛道细分领域变得热闹非凡。
彼时有专家认为,中国生鲜市场规模接近一万亿元。面对如此蓝海,迅速扩张、抢占先机成了众多企业的发展第一步。只不过,脚步太快后遗症很快就显现出来,融资一旦跟不上,就全盘乱套,这不仅是呆萝卜的现状,也是以往无数生鲜电商创业公司倒下的原因。
11月27日,锌刻度登陆呆萝卜小程序查看目前恢复办公进度,随机选择安徽省的蚌埠市、合肥市和阜阳市等几个地区,并选择蔬菜菌菇、时令水果、肉蛋素食等分类,最终结果都是“这里没有相关商品哟”,这也就意味着呆萝卜目前仍然处于危机之中,何时能够恢复营业还尚未可知。
陷入困境的呆萝卜,在生鲜电商领域不算什么小角色,自2015年在安徽合肥成立以后,便迎来了迅速发展。“线上订线下取,今日订明日取”的预售模式虽然没能跳脱出以往生鲜电商的俗套,但通过APP与线下社区门店结合,设置前置仓的创新却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因此,在短短几年中,呆萝卜不断获得资本青睐。据企查查显示,呆萝卜在2018年8月获得千万级美元的天使轮融资,在2019年6月又获得由晨兴资本、高瓴资本投资的A轮融资。
数据显示,到2019年9月,呆萝卜已进入安徽、江苏、河南、湖北四省,共19座城市,门店突破1000家。不久后,在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第二季度胡润中国潜力独角兽》中,呆萝卜也名列榜上。
就在猪肉价格连涨不止时,呆萝卜还曾决定拿出五千万来补贴销售猪肉,让不少消费者认为呆萝卜“家门口的平价好店”这一称号实至名归。
可故事情节的发展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呆萝卜就这样突然地跌了跟头,留下消费者、合伙人、加盟商的惊慌失措和四处维权。其中有加盟商对媒体表示,呆萝卜资金链断裂后,不仅门店开不下去了,他们所缴纳的15万元保证金和房租也无法赎回。
除了“爆雷”的呆萝卜以外,在今年倒下的生鲜电商还有不少。今年7月,杭州生鲜电商品牌“鲜生友请”管理层张知豪、吴明明等人被杭州警方抓捕,这群管理层旗下的多个餐饮品牌相继发生资金爆雷情况,对消费者、供应商、投资商、员工欠下了巨额资金。
同一时间,易果生鲜下属企业安鲜达被传与天猫、菜鸟共建的生鲜冷链业务合作已经终止,有人开始说,安鲜达还是成为了弃子。尽管当时易果生鲜表示“终止合作”这一描述是不准确的,安鲜达与菜鸟、天猫仍在多项业务上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也将继续合作。但不久后,易果生鲜员工爆料其两个月延迟发工资,安鲜达将于10月底全面解散的消息再次不胫而走。
今年10月,总部位于漳州的“迷你生鲜”被爆欺骗消费者,欺骗会员。随后,“迷你生鲜”发布声明,称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已经暂停运营。随后发起退款计划,自2019年11月15日起,共计分为24期进行还款,直到还清每一个人的每一分钱。
还有更多数不清的案例证明,生鲜电商的高速发展期已经过去,找不到适应生存的发展模式,最后终将走向一条陌路。
生鲜电商难做,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尽管时至今日,又出现了一大批爆雷的平台,但其实早在2016年,生鲜电商行业就迎来了至暗时刻。
在2014-2015年涌现出的一大批新选手,纷纷倒在了2016这一年,其中包括美味七七、后厨网、青年菜君、许鲜等。届时的顺丰优选CEO崔晓琦曾表示,我暂时不会再碰生鲜等一系列言论。
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一组数据更是让业内人从头凉到尾: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持平,88%亏损,且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
生鲜电商平台不断爆雷(制图:锌刻度)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彼时一众业内人士就开始反思,生鲜电商是否真的是一个伪垂直领域?为何从2016年到2019年,进入的创业者是一波接一波,倒下的创业者也是一批又一批,为何这些致命问题始终未找到解决办法?
仅从市场潜力来看,生鲜电商是一条不错赛道。曾有投资人表示,生鲜的高频刚需属性,能够让企业和消费者在一周内接触互动措辞,一旦将这一流量入口垄断,便能够顺利将其他品类的商品导流,从而实现商业变现,这便是众多投资人看好生鲜电商的重要原因。
对于这一点,崔晓琦也曾提到,他表示生鲜电商有三高,其中“高需求、高频次”是优势,而“高门槛”则是难倒很多初创企业的一个元素。
生鲜电商的关键在于保住这个“鲜”字,这就要求企业拥有全产业链的整合能力。而事实上,在运营环节中,成本、仓储、运营、物流、品控、技术投入都是难以降低的必要成本。一款生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历无数个环节,走过漫长的链条,其中物流、损耗、包装等环节中的消耗巨大。据业内人士透露,生鲜电商的成本占总价的30%-40%,而生鲜电商的毛利才10%-20%。
对于用户习惯的培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青年菜君、小农女当年失败结果来看,将目标群体完全定位在工作繁忙的白领,是不可行的。要知道,不论是传统菜市场还是商超,买菜主力人群都不是白领,放到生鲜电商,也是同样道理——要吸引这部分人群,平价、方便、新鲜缺一不可,这便又回到了开始问题,如何整合全产业链的资源,如何找到品质与成本的平衡,尤为重要。
基于此,生鲜电商间的竞争实际上也演变成了一场资本间的较量。但资本也并不是制胜法宝,如崔晓琦此前所说,“做生鲜,有亲爹也难”——顺丰优选背靠顺丰速运,做的效果也并不理想。
另外,还有拥有30亿美金估值的每日优鲜,背靠腾讯这棵大树,却也只是在融资能力和烧钱数量上占据优势。相关数据就统计,建设前置仓、增加SKU、用户补贴以及推广,导致每日优鲜每月支出高达3.8个亿。其中,前置仓模式最近广受质疑。
背靠阿里的盒马生鲜,目前在全国建立了48个多功能仓库,服务于全国170个相关门店,不过,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张,盒马鲜生门店管理问题时有发生,今年就曾出现过多起门店违规售卖死鱼、店员乱贴生产标签等食品安全问题。今年5月31日,位于苏州昆山的吾悦店成为盒马三年来首家关闭的门店。有业内人士就表示,选址考虑不周,附近低价大卖场的挤压等都是其失败的原因。
这样的发展模式,一旦资金链断裂,也同样覆水难收。也正因如此,尽管生鲜电商的生意听上去像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美梦,可真正投入其中时,才发现这是一场生死局。
生鲜电商,是个重投入且盈利期漫长的行业。经过了近十年的沉浮,这个行业也来到了发展重要节点,形成了以盒马鲜生为代表的自建店模式,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京东到家为代表的平台模式,以超级物种为代表的商超联动模式。
而且目前来看,尽管创业者纷纷折戟倒下,但各方资本对生鲜市场的渴求仍未停止。根据“晚点LatePost”消息,饿了么内部正孵化一个名叫“饿鲜达”的新项目,这个与菜场合作运营的尝试项目在饿了么新零售体系,将首先试水北、上、深、苏州、南京等城市,开店20家上下。
另外,一家名为“菜划算”的社区生鲜团购平台,最近也悄然杀入赛道。从股权结构来看,背后也有阿里系的身影。
每种模式背后,都背靠不同的大佬。不过,不管哪种商业模式,其实都是为了去解决生鲜电商最受关注的三要素:产品、用户、物流。
只不过,从大环境而言,尽管各种模式对上述三要素都做出了种种努力,但高成本、高损耗、低利润、盈利模式不稳定等问题是这个行业的普遍阵痛,这个行业看上去,未来仍是难以那么乐观。
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冒然闯入的创业者,或许应该思考一个问题:这真的是一个规模一万亿的蓝海市场,还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数字?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生鲜电商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固定的环节,每天的饮食食材已经习惯了在生鲜电商选购并30min送达。与之同样成为固定环节的还有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上凡是和生鲜电商相关的企业在最近一两年都获得了巨额的融资。一时间,生鲜电商成为了互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鲁佳每日优鲜传出“原地解散”的消息,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昨晚跟进报道。被曝高层失联、公司解散,每日优鲜称是“业务调整”,股价应声暴跌46.61%今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又继续跟踪起底,每日优鲜背后的资本故事。起底 |
#生鲜电商生死局#最近一段时间,如果要问哪个行业最忙,互联网生鲜电商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每天早上几乎每个上海人都会早早起来在各大生鲜电商平台上抢菜,因疫情防控被困家中的上海市民,不分职业、收入、年龄,统统加入了“抢菜大军”的行列,而且抢菜大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任何事情都可以在网上进行,约车可以、购物可以、买菜也可以。最近受疫情影响,市民出行受阻,在城市居住的市民必须要到超市和菜市场买菜才行,可这些地方又属于人聚集的地方,所以不得不在网上买菜。那么作为生鲜电商
好消息: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研网”,回复“免费报告”,即可获取一份免费报告,速速来取! 随着生鲜电商呆萝卜近日引发的暴雷事件来看,目前我国生鲜电商市场处于优胜劣汰的局面,目前国内生鲜电商平台众多,这也让顾客有了更多选择,市场进一步发展成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文丨庄帅国内生鲜万亿级市场,渠道正处快速变革期——不仅终端渠道正同时经历“大卖场及标超对农贸市场替代”、“电商及小店对大卖场及标超分流”两类变化,且包含 B 端中间商在内的渠道变革正层出不穷。国内生鲜产业链变革深广度或超市
(温馨提示:文末有下载方式)核心观点:演替复盘:生鲜电商作为生鲜流通新渠道,发展速度快,成长空间广阔,十多 年来多次成为资本风口。但生鲜业务本身存在诸多痛点,导致高损耗同时低毛 利率,生鲜电商行业发展跌宕起伏,商业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大体可分
出品/联商专栏撰文/特约专栏作者吴明毅生鲜到底适不适合电商?答案是肯定的。但当下似乎走岔了路。——题记近日,“生鲜电商”又成行业焦点,然而此次并非“攻城略地”亦或“上市敲钟”,而是“被约谈、追债、闭店、裁员”…有业界媒体预判这为其溃败之始,
“易果生鲜”,你可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作为国内最早入局生鲜电商的企业,它的存在时间比大众熟知的盒马生鲜、每日优鲜长得多。但即使这样一个生鲜领域的老牌玩家,如今还是没能熬过第14个年头。易果生鲜官网页面。那些年欠下的债,如今用“命”偿还因未能
生鲜电商已成为很多消费者的生活好帮手可如果通过生鲜电商买到农产品是这样的买500克虾实际重量不到250克买一袋鸡蛋敲碎了好几个买的是冻品,送来的是解冻的产品……这样的生鲜电商还值得信赖吗?日前,上海市消保委对百联到家(i百联)、本来生活、叮
文/孟倩小陈居住在上海,已经14天没有出过门,为了能吃上一口新鲜蔬菜,天天熬夜刷爆叮咚买菜,却经常遭遇售罄。前些日子,被查到“用死鱼冒充活鱼”的叮咚买菜北京三元站正面临整顿,不少北京用户已拉黑该平台。一方面是无法满足的巨大消费需求,另一方面
市场的走向总是变幻莫测,本已“奄奄一息”的生鲜电商,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开启了“第二春”,于是在2019年末倒闭潮中幸存下来的生鲜电商,也成了香馍馍。进入2020年,生鲜电商再度成为热点。零售赛道各路选手纷纷云集,准备围绕这块蛋糕,开展一场“
根据机哥的第八定律,帅哥的标准都是活好。除了那方面,作为六号线吴彦祖的我在料理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今天,来一个最鲜活的评测,机哥也化身家庭煮夫,来一场生鲜大对决。这次我们找来 5 个 APP,分别是盒马、本来生活、易果生鲜、京东到家和每日优鲜
【本文正在参与钛媒体竞拍话题“生鲜电商创业已死,真的只剩绝路一条吗?”征稿,你站在正方还是反方?欢迎投稿,观点越辩越明!请直接登录钛媒体网站投稿】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95%的平台面临亏损或巨额亏损,实现盈利的只有1%。业内外一致认为
下载pdf格式报告请关注公众号“行业报告研究院”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生鲜电商背靠生鲜行业的万亿级别市场体量,近年来发展迅猛,2018 年零售规 模达到 2424 亿元,过去五年复合增速高达 66.70%。当前短期“新冠”疫情的 影响使得生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