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02:27:36 | 浏览:1008
成立于2014年的上蔬永辉近日申请破产清算,获得法院受理。截至2020年10月31日,上蔬永辉负债总计8.59亿元。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实际上,上蔬永辉已进行到C轮融资,并且从2018年开始对菜市场业态升级改造。
本想在生鲜领域破局,最终却变成了败局。上蔬永辉解释申请破产清算的原因时称,一方面是外部竞争激烈,让公司经营遇到严重挑战,另一方面是今年受疫情和资本市场波动影响,未寻找到新投资者。
在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看来,上蔬永辉在改造后其管理机制、运营模式的效率和获利能力都存在问题,“生鲜的竞争核心,考验的是企业采购、营销、运营等一系列的管理机制,能以最低价拿到最优产品,并且以最低损耗率实现商品价值,这是竞争力持续的根本。做不到这些,必然会垮掉。”
申请破产前已负债超8亿元
12月8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显示,其参股公司上蔬永辉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并已获法院裁定受理。截至2020年10月31日,上蔬永辉账面资产总计7.33亿元,负债总计8.59亿元,所有者权益-1.26亿元。
公告还显示,该公司因拖欠供应商货款引发多起诉讼,其中已判决或调解的供应商诉讼31起,涉及诉讼标的总计2844万元;未结诉讼36起,涉及标的金额3946万元;涉强制执行案件8起。天眼查显示,今年10月,因买卖合同纠纷,上蔬永辉公司及企业法人黄林平被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列入限制高消费。该公司已被列入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从今年10月10日至11月16日,该公司有5条被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实际上,作为以“农超对接”为特色的生鲜超市品牌,上蔬永辉拥有很好的基因。官网介绍,该公司于2013年12月20日成立,由上海国盛集团、上海蔬菜集团、鼎晖投资、摩根士丹利和上海芳兰资本共同出资,建设和运营“升级版中心菜场”。另据天眼查股权结构图显示,上海上蔬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为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9.29%,永辉超市持股32.14%。而上海上蔬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国盛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控股。
拓店步伐停滞,寻找新投资无门
官网显示,截至今年12月9日,上蔬永辉在上海市范围内有32家经营网点,目前仍开门营业的有24家。而据媒体此前报道,截至2019年4月,上蔬永辉在上海经营33家生鲜超市(网点)。对比两个数据不难发现,一年半的时间里,上蔬永辉拓店的步伐几乎停滞。
与此同时,其融资也无新的记录。据天眼查APP显示,2014年12月至2017年9月,上蔬永辉共有3次融资历程,其中,A轮融资显示数千万,投资方包括鼎晖投资;2015年12月,获得B轮融资3亿元,投资方包括鼎晖投资、摩根士丹利;2017年9月的C轮融资并未公开透露金额,仅显示投资方为永辉超市,这也是公开记录的最后一轮投资。
今年12月9日,上蔬永辉官网发布了《关于公司破产清算的公告》,公告中解释称,因零售行业市场激烈竞争、线上网购消费模式的线下实体店的冲击等影响,公司经营遇到严重挑战。今年来,受新冠疫情和资本市场波动等影响,公司希望寻找到新投资者的努力屡屡受挫。
图/上蔬永辉官网截图
而受其破产影响,参股方永辉超市所受的影响也备受关注。对此,永辉超市表示,截至2019年底,永辉超市对上蔬永辉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净值为0元,除上述投资外,截至公告日,上蔬永辉及其子公司尚欠251.22万元款项未结清,该款项预计在上蔬永辉破产清算后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公司将对该款项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管理机制、运营模式影响获利能力
2018年,拿到融资的上蔬永辉加速改造步伐。据上蔬永辉官网所说,其目标是要做上海菜市场升级改造2.0版“中心菜场”的创新先行者。媒体此前曾报道,上蔬永辉相关负责人在2019年透露,升级改造的内容既有对菜市场的硬件以及商贩摊位进行翻新改造,还会引入早餐、咖啡、面包店等小店,同时在菜市场内开设一家自营标准超市,经营面积为500平方米-1000平方米,其中生鲜面积约200平方米-500平方米。
截至2019年4月,上蔬永辉完成了5家菜市场的升级改造,相关负责人称要在当年以8-10家的速度继续改造,预计5-8年后可达到200-300家菜市场的布局。然而一年半年后,它却迎来了破产清算。
对于上蔬永辉在改造转型过程中折戟的原因,业内认为原因之一是定位不清。上蔬永辉旗下主要有两类门店品牌,分别是走精品路线的LAFIE和菜场路线的Fmart,但业内认为它们“很难看出有什么区别,反而会把消费者搞糊涂”。
上图:上蔬永辉Fmart(上海经纬汇店)下图:LAFIE生鲜集市(上海普陀行政服务中心店)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APP、上蔬永辉官网截图
在赖阳看来,上蔬永辉不是败给了升级改造本身,而是改造后的管理机制、运营模式的效率和获利能力不行。“生鲜运营对运营效率和成本收益控制有很高的要求,生鲜主要靠薄利多销,如果损耗率过高,或者存在采购价格不合理等问题,盈利就很困难。”他表示,“社区菜场的改造要在采购端、管理端、销售端做出全链条的细致规划,整个运营模式都要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同时要考虑升级之后的坪效收益能否有效支撑商户租金,给商户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上蔬永辉并非今年倒下的第一家生鲜超市。就在不久前,昔日独角兽易果生鲜也宣布破产重组。疫情之后,生鲜成为资本巨头争抢的风口,尤其社区团购,阿里、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等一众互联网巨头相继在这一领域发力。面对愈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赖阳表示,生鲜企业还是要从效率与效益这一根本问题下工夫,以最优的管理链条实现最低损耗,“这是竞争力持续的根本,做不到这些,必然会垮掉。”
新京报记者 秦胜南
编辑 王琳 校对 王心
生鲜产业链投资机会食品粮油年消费超3万亿,生鲜超市渠道占比约38%各个渠道占比:目前零售端农贸市场占比高于超市,未来将逐步被超市替代粮油食品2016社零3.45万亿,生鲜1.36万亿,第三方机构预测及样本数据显示,我们生鲜通过超市购买占比约
“易果生鲜”,你可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作为国内最早入局生鲜电商的企业,它的存在时间比大众熟知的盒马生鲜、每日优鲜长得多。但即使这样一个生鲜领域的老牌玩家,如今还是没能熬过第14个年头。易果生鲜官网页面。那些年欠下的债,如今用“命”偿还因未能
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www.vzkoo.com。1. 生鲜消费稳定增长,与居民消费同步发展1.1. 水果蔬菜是生鲜中主要消费生鲜是指未经烹调、制作等深加工过程,只做必要保鲜和简单整理上架而出售的初级产品,以及面包、熟食等现场加工品类的商品
文/孟倩小陈居住在上海,已经14天没有出过门,为了能吃上一口新鲜蔬菜,天天熬夜刷爆叮咚买菜,却经常遭遇售罄。前些日子,被查到“用死鱼冒充活鱼”的叮咚买菜北京三元站正面临整顿,不少北京用户已拉黑该平台。一方面是无法满足的巨大消费需求,另一方面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生鲜电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期,多家生鲜平台动作频频,不断加码供应链。日前,叮咚买菜宣布与优诺乳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乳制品品类创新,未来将聚焦开发针对细分人群的高标准乳制品;美团优选则进行品牌升级,从之前“社区团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生鲜电商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固定的环节,每天的饮食食材已经习惯了在生鲜电商选购并30min送达。与之同样成为固定环节的还有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上凡是和生鲜电商相关的企业在最近一两年都获得了巨额的融资。一时间,生鲜电商成为了互
民以食为天,不论是每日三餐还是解馋的水果,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吃。既然说到吃,那自然离不开“生鲜“二字。我们的生活与生鲜息息相关。那么生鲜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我们想到的肯定是“吃的食材呀”。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一个人每一天都离不开。
市场的走向总是变幻莫测,本已“奄奄一息”的生鲜电商,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开启了“第二春”,于是在2019年末倒闭潮中幸存下来的生鲜电商,也成了香馍馍。进入2020年,生鲜电商再度成为热点。零售赛道各路选手纷纷云集,准备围绕这块蛋糕,开展一场“
根据机哥的第八定律,帅哥的标准都是活好。除了那方面,作为六号线吴彦祖的我在料理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今天,来一个最鲜活的评测,机哥也化身家庭煮夫,来一场生鲜大对决。这次我们找来 5 个 APP,分别是盒马、本来生活、易果生鲜、京东到家和每日优鲜
生鲜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零售消费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生鲜品类刚需、高频、短消费半径的属性,使其成为流量红利末期线上线下零售企业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抓手,这一个以万亿计的市场也陆续诞生了盒马生鲜、每日优鲜、呆萝卜等大量的新玩家,生鲜赛道
【本文正在参与钛媒体竞拍话题“生鲜电商创业已死,真的只剩绝路一条吗?”征稿,你站在正方还是反方?欢迎投稿,观点越辩越明!请直接登录钛媒体网站投稿】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95%的平台面临亏损或巨额亏损,实现盈利的只有1%。业内外一致认为
来源:生活日报 济南零售市场格局再迎变局。今年以来,华润万家、沃尔玛相继撤出济南,各种生鲜店、网红店已经开始在济南跑马圈地。日前,两家知名精品超市确定落地济南。29日,龙湖济南奥体天街与永辉超市签约,确定永辉Bravo超市落地。而苏宁集团旗
超市生鲜团购送货上门、社区餐饮店生鲜团购量身定制、钱大妈不卖隔夜肉......社区生鲜大战打响,生鲜团购VS社区生鲜店,谁会是最后赢家。社区生鲜店几家欢喜几家愁近日,开业不到三个月的社区生鲜店飘儿白,悄然从南岸区双峰山路云满庭C区关门退出。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近日,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京东生鲜行业研究报告》,以市场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的研究成果为依托,将消费者研究及大数据结果进行整合分析,对整体生鲜市场发展趋势、消费者购物行为习惯等进行了全面解读。根据尼尔森对生
下载pdf格式报告请关注公众号“行业报告研究院”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生鲜电商背靠生鲜行业的万亿级别市场体量,近年来发展迅猛,2018 年零售规 模达到 2424 亿元,过去五年复合增速高达 66.70%。当前短期“新冠”疫情的 影响使得生鲜电